[实用新型]可骑乘移动的青蛙造形玩具无效
申请号: | 98207500.6 | 申请日: | 199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3488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赖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楠森 |
主分类号: | A63G19/00 | 分类号: | A63G19/00;A63G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凤儒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移动 青蛙 造形 玩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骑乘移动的青蛙造形玩具。
目前,一般孩童的玩具大都是较小型的玩具,而较大型的玩具开发相对很少,于是感到有必要开发大型玩具,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申请人具有多年的从事玩具制造的经验及掌握市场销售反应的情况,竭尽全力开发新产品,经潜心研究,终而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构,进而提出该项专利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骑乘移动的青蛙造形玩具,该玩具可骑乘前进、游乐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儿童玩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可骑乘移动的青蛙造形玩具,是在一青蛙状的造形座体中的胸部位置上有一轴杆,该轴杆穿设一弹簧圈,该弹簧圈的中部呈一字形,两侧卷绕成弹簧圈的形状,该弹簧圈的两端部分别装在弹簧扭力转座上,所述轴杆的两端分别穿接所述弹簧扭力转座、设在所述造形座体胸部两侧的槽口上的支撑座、及前脚,并分别用螺帽与所述轴杆两端的螺纹螺合,并且在所述前脚及所述造形座体的后脚的脚底下分别安装单方向前转轮,且在所述造形座体上设有一扶手杆架及坐位。通过双手及上半身重量倾压造形座体,使前脚往前移动,在后脚及前脚的底下的非可逆转轮的作用下,在解压时会导致造形座体回复撑起,并连带后脚也往前移,如此这样,前脚前伸、定住并使后脚前转,按分步前进动作方式,达到前进移动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骑乘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这种可骑乘移动的青蛙造形玩具结构,主要是由一青蛙状的造形座体1胸部位置上挖设有一槽口11,容置有一轴杆2、一弹簧圈3、两弹簧扭力转座4、两支撑架5、并配合两侧的前脚7和两螺帽6组装构成,且造形座体1上并有一扶手杆架12及坐位13,可供孩童持坐并操作。该轴杆2两端各设有一螺纹21,而弹簧圈3中部呈一字形,其两端延伸制成数弹簧圈31;弹簧扭力转座4为中空状,并在座身设有数挖口41,可用于调整弹簧圈3的扭力强度;而支撑架5是用于结合弹簧扭力转座4、轴杆2以外,并通过支撑架5的上缘弧圆部51可以限制前脚7在组合后的位移角度,轴杆2两螺纹21端分别贯穿弹簧圈3的两端弹簧圈31后,再穿经弹簧扭力转座4及支撑架5、前脚7并与螺帽6中心螺纹孔61螺接结合。其中,该造形座体1的后脚14及前脚7底下等四处各装设有一非可逆式转轮18、78(即仅能单方向的前转、却不能后转)。
这样,如图4所示,孩童10跨座在该造形座体1并由双手81持握扶手杆架12,通过双手81及上半身重量的倾压造形座体1,使前脚7往前移动,此时由于后脚14及前脚7底下均为非可逆式转轮18、78,这些轮只能单方向前转,却不能后转,当孩童10不再前倾施压造形座体1时,则通过弹性作用使其整个造形座体1由原先向下前倾状态而回复到撑起状态,并连带地将后脚14也往前移,即如图4、图5所示,如此这样以施压造形座体,使前脚前伸并定住然后使后脚前移的分步前进作动方式,如同青蛙自然移动前扑,缩后腿的状态,同时又兼具有游乐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型的儿童骑乘玩具,可骑乘前进,游乐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适合儿童玩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楠森,未经赖楠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7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在线连续离心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