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湿两用研磨机的研磨盘无效
申请号: | 98207616.9 | 申请日: | 199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380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源;林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荣源;林国义 |
主分类号: | B02C7/12 | 分类号: | B02C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湿 两用 研磨机 研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研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湿两用研磨机的研磨盘。
早期在坊间上的研磨机,其研磨盘大多以石磨盘为主,其利用表面粗糙的结构,可将豆壳类加以实施研磨,然而,由于石磨盘本身材质的特性,往往在进行研磨时会有由石磨盘脱落的细砂产生,并掺杂在研磨物当中,非常不卫生。况且,石磨盘本身的材质具有吸附水分的作用,故在使用一段时日后,会发霉、变味,非常不理想。因此,业界将研磨盘改以合金材质制成使用,但,碍于研磨盘本身的材质选用、结构形状,及研磨物特性(大小或干湿),以及整体的研磨功效(研磨时间快慢,或研磨速度),大致上可区分为两种型态的研磨盘,一种只适用于较硬(干式)豆壳类,供研磨粉状的干式研磨盘,另一种只适用已浸泡较具有韧性的豆壳类供榨汁用的湿式研磨盘。
前述较硬(干式)豆壳类特性,是利用豆壳类的脆性予以切削成粉状,而已浸泡较具有韧性的豆壳类,则用研磨方式研磨出汁液,由于前述两种实施的研磨盘无论在切削或者研磨,均无法相互使用,导致消费者必须同时购置二组,以适应其所需,不仅造成浪费,同时在实施上亦局限在单一功能使用。鉴于此种因素,本创作人不得不研究开发适用于前述二种型态的研磨盘。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两用研磨机的研磨盘,由上盘及下盘构成,在上盘及下盘上均设有带垂直刀边的释出导槽,且在其相向表面上形成带齿纹的研磨面,可令豆壳类物品置入后先行被切削成碎状,再利用研磨面的齿纹研磨成细粉,可达到适用于研磨干式及湿式豆壳类,具有一机两用的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两用研磨机的研磨盘,采用具有直刀边的释出导槽,呈放射状设立,且为内深外浅倾斜的沟槽,因此在实施切削时豆壳类受离心力作用逐渐多次由大而小切削且甩至外围,将豆壳类由大切削成碎状,同时在释出导槽外围表面处,形成带齿纹的研磨面,使成碎状的豆壳类进入后,可被研磨面的齿纹研磨成粉末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两用研磨机的研磨盘,在上、下盘结构上,在二相邻释出导槽间延伸有拨块,使得该拨块在下盘旋转时,豆壳类被拨动,并受离心力影响而拨至释出导槽内,可使豆壳类不致于滞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湿两用研磨机的研磨盘,包括一圆盘,其改进之处在于:由上盘及下盘构成研磨盘的圆盘体,上盘固定于上盖底端,下盘与马达连动呈旋转状态,组装时呈相向设立,在上盘及下盘中间处朝外侧呈离心放射状态,且为内深外浅倾斜形态设立可容纳豆壳类的释出导槽,释出导槽两侧为垂直刀边,上、下两圆盘体相向的表面以间隔线区分形成具有粗、细齿纹的研磨面,且上盘及下盘的二相邻释出导槽间延伸设有拨块。供榨汁与需研磨成粉的豆壳类置入后,先受拨块切削及拨动,再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释出导槽,并迅速受垂直刀边逐渐多次由大而小切削成碎状,再被研磨面研磨成细粉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于研磨机上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相向设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切削的使用状态图。(下盘为旋转状态)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盘(1)及下盘(2)所组成的研磨盘,其中上盘(1)为一圆盘状,中间设有一较大的进料孔(11),此上盘(1)倒向设立在研磨机的上盖底处呈固定状态,其由进料孔(11)周围朝外侧开设有放射状并呈内深外浅倾斜的释出导槽(12)。每一释出导槽(12)两侧边为垂直刀边(121),同时在其中二相邻释出导槽(12)间延伸有拨块(13),此拨块(13)的数量可根据释出导槽(12)开设数量多寡斟酌而定,并在相向表面上以间隙线(14)、(15)区分形成有粗齿纹(131)、(16)及细齿纹(17)。
下盘(2)与上盘(1)同样为圆盘状,中间为一较小的轴孔(21),供下盘(2)固定于研磨机马达延伸主轴上,可受马达传动呈旋转状态。其由轴孔(21)周围朝外侧亦开设有放射状且为内深外浅倾斜的释出导槽(22),在释出导槽(22)两侧边为垂直刀边(221),同时该二相邻释出导槽(22)间延伸有拨块(23),此拨块(23)的数量可根据释出导槽(22)开设数量的多寡斟酌而定,同样在相向表面上,以间隔线(24)、(25)区分形成有粗齿纹(231)、(26)及细齿纹(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荣源;林国义,未经郑荣源;林国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7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安全杀菌干衣柜
- 下一篇:一种冲洗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