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功能电热膜淋浴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7826.9 | 申请日: | 199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362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楷;霍景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荣楷;霍景莲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电热 淋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功能电热膜淋浴器,用于自来水管连接独立使用,属日常生活用品。
目前的热水器发热体都是采用交流电通过金属加热管加热,其缺点是加热速度慢、耗电量大、热效率低、不安全、一旦绝缘层击穿漏电,给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伤。而且多数是直热式或贮热式单一功能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而设计一种镀电热膜加热体加热、水电绝对分离的双功能电热膜淋浴器,从而可节省电耗,提高热效,保证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功能电热膜淋浴器,包括热水箱(4)、加热箱(35)、加热体(12)、旋转体(11)、直热出水管(37)、贮热出水管(38)、挂钩(20)、自来水进水管(36)、手控电转换开关(1)、指示灯(10),液位继电器(3)其特征在于:
(a)贮热水箱(4)与加热箱为一体,中间用隔板分隔,水箱内有压力泵(6)、压力泵开关(5)安装在箱外,压力泵出口与贮热箱出水管(38)连通,出水管上安一闸门开关(7),加热箱的加热出水管(37)穿过水箱上部并引出箱外与喷头连接,水箱内的水管安装一出水转换开关(8);
(b)在加热箱(35)内垂直安装一框架(13),框架上安装两个或多个管状形表面镀有电热膜串联组合加热体,每个加热体(12)两端管插入带有管咀(23)的下端盖堵(15)和带有通孔(22)的上端盖堵(16)有密封圈(14)凹槽内,下端盖堵与框架孔紧密配合,周边凸台(39)与框架内壁相接,上端盖堵端部装有带管咀(23)的压紧端盖(18),其管咀与通孔相通,通过连接环(17)内螺纹与压紧端盖、上端盖堵外螺纹连接紧固,连接环与框架孔紧密配合,周边凸台与框架内壁配合,加热体电热膜两端套有铜套电极,电极引出引出线,每个加热体一端引出线从框架缝中引出后并联与手动电转换开关(1)电源线连接,另一端引出线与水流压力开关(9)的条形金属电极板(25)连接,组合加热体通过下端盖堵管咀(34)用高温橡胶软管(19)连通;
(B)在每个加热体内安放一个可随水流旋转的圆柱形旋转体(11),旋转体表面有螺旋形沟槽(24),加热体与旋转体内壁距离为0.2-0.3mm;
(C)在自来水管(36)安装一电磁阀(2)与第一个加热体上端压紧端盖(18)的管咀(23)用高温橡胶软管连通,在最后一个加热体上端压紧端盖的管咀(21)与水流压力开关(9)进水口用高温橡胶软管连通,水流压力开关的出水口(33)用高温橡胶软管与直热出水管(37)连通,出水管与喷头连接,水流压力开关由弹性橡胶板(31)、金属触头(27)、条形金属电极板(25)、凹形水窝(30)、压环(32)、盖板(26)、进水口(28)、出水口(33)组成,弹性橡胶板安装在凹形水窝上方,金属触头下端插入弹性橡胶板上面的缩口空心胶襄内固定,金属触头连接电线与另一电源线连接,条形金属电极板安装在压环上方,用螺钉(29)将条形金属电极板、弹性橡胶板和压环同时固定一体,盖板安放在条形金属电极板上面。
加热体电热膜为锡、镍、钛、银的氧化物镀膜,膜厚0.001-0.02mm,加热体为石英、陶瓷材料制作,旋转体为高温橡胶、陶瓷、金属材料制作。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a)本实用新型淋浴器,水、电绝对分离,即加热体表层通电,管内通大很安全;
b)加热体有高耐热膜,膜的耐热温度可达700℃以上,膜与管体高温烧镀一体、牢固。不易氧化,而用,热效率达96%以上,节电率35-40%以上;
c)电热膜加热无明火,无光亮,使用250-36伏交直流电均可,不受频率和正负极限;
d)水流旋转体,使热量充分利用,加热体发出热量,由于冷水在旋转槽内贴近加热体内壁旋转流动,使冷水充分快速而充分吸热将热水沿旋转沟措反复加热吸收热量而后排出加热体,同时加热体的热量充分散发在水中,对膜的冷却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淋浴器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图3水流压力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4组合加热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荣楷;霍景莲,未经杨荣楷;霍景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7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勘探钻机的防止游动滑车顶天车的安全保险系统
- 下一篇: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