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烟微尘热水采暖锅炉无效
申请号: | 98208163.4 | 申请日: | 199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459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华;胡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树森;王明华 |
主分类号: | F24H1/36 | 分类号: | F24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烟 微尘 热水 采暖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烟微尘热水采暖锅炉,属于常压卧式热水采暖锅炉的设计技术。
现有同类锅炉由于受炉体内部结构的制约,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必须经过除尘装置处理后才能排放,而除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使烟气排放的阻力增加,导致必须由引风机引风,形成负压燃烧,这样,在锅炉及辅机中,引风机、除尘器则成了必需的配套设备,而这些配套设备所引起的占地面积增加、锅炉房土建工程费用增加、设备购置费用增加势必导致供热成本的增加。而且除尘装置中除水除尘器外其它除尘器则只能解决除尘问题,而不能解决烟气黑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在采用散煤正压燃烧的情况下,不使用引风机、除尘器,由锅炉本体通过烟囱直接向大气排放烟气,而达到排尘浓度极低的无烟微尘热水采暖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锅筒、炉排、燃烧室、烟火管、水火管、烟箱、烟囱等部件。锅筒底部呈月牙状,其下方从前至后依次构成主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主燃烧室上方的月牙状锅筒与水平呈10-20度角倾斜纵置,二次燃烧室上方的月牙状锅筒为水平状;二次燃烧室前部设置挡火水墙,后部设置集热水箱,挡火水墙和集热水箱由横向设置的水火管连通,两者两侧均与锅筒连通,上部通过竖向设置的水火管与锅筒连通,水火管之间隙构成烟气通道;二次燃烧室与后烟箱之间斜向设置折流板,该折流板为双层结构,其夹层构成与锅筒连通的水套,该水套底部与炉底板之间构成烟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在锅筒底部设置了二次燃烧室,使烟气脱离主燃烧室后进入二次燃烧室继续燃烧直至燃尽,从而消除黑烟;
2、锅筒设计成月牙形状,增加了受热面积,提高了热效率;
3、在主燃烧室末端及二次燃烧室内分别设置二次挡火水墙和水火管,除了作为集热装置外,还起到使烟尘颗粒撞击而坠落集尘的作用;
4、后烟箱前部的折板式水套构成的烟气折流装置,既能集热又能集尘,最大限度的控制了烟尘的外溢。
5、经测试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林格曼指数<1级,排尘浓度为178.29mg/nm3。
附图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锅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锅筒1、前烟箱2、主燃烧室3、炉排4、清灰门5、挡火水墙6、水火管7、8、14、集热水箱9、二次燃烧室10、炉体11、后烟箱12、折流板式水套13、烟囱15、烟火管16组成。本实用新型锅筒1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正压燃烧的强度低于负压燃烧强度,所以将锅筒1底部设计成月牙状,其下方从前至后依次构成主燃烧室3和二次燃烧室10,主燃烧室3上方的月牙状锅筒1与水平呈15度角倾斜纵置,二次燃烧室10上方的月牙状锅筒1为水平状;为了有利于烟气回旋,最大限度地将烟尘滞留在炉内集尘装置内,本实用新型在二次燃烧室10前部设置挡火水墙6,后部设置集热水箱9,挡火水墙6和集热水箱9由横向设置的水火管7连通,两者两侧均与锅筒1连通,上部通过竖向设置的水火管8、14与锅筒1连通,水火管之间隙构成烟气通道。挡火水墙6上部竖向设置的水火管8之间隙构成的排烟截面积大于集热水箱9上部竖向设置的水火管14之间隙构成的排烟截面积和挡火水墙6与集热水箱9之间横向设置的水火管7之间隙构成的排烟截面积之和。按这种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水火管8为三根,水火管7和水火管14分别为11和12根。本实用新型还在二次燃烧室10与后烟箱12之间斜向设置折流板,该折流板为双层结构,其夹层构成与锅筒连通的水套13,该水套13底部与炉体11的底板之间构成烟道。本实用新型的后烟箱12通过隔板分成两个烟箱,同时也将烟火管16分成两部分,分别位于两个后烟箱内,这样烟气由一个后烟箱通过部分烟火管16进入前烟箱2,再由另一部分烟火管16进入另一个后烟箱,最后通过与该烟箱连通的烟囱15排放到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树森;王明华,未经胡树森;王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1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气压送料计数装置
- 下一篇:数模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