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08469.2 | 申请日: | 199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372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嘉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隔间装置,尤指一种可维持水平设置的隔间装置。
一般现有房屋内的房间许多都是利用隔间板来作为隔间的方式,而现有的隔间板主要是如图6、7所示,包括有一设置在地面上的底架40,于底架40上垂直纵向设置有一隔间架42,再将隔间板44两侧分别锁设在两隔间架42间,如此便可以利用隔间板44来作为房间的区隔。
然而此种现有的隔间装置存在有下列各项缺点:
1.当室内地面呈倾斜或凹凸不平时,因底架40是设置在地面上,所以底架40也会随地面呈倾斜状,连带的会使隔间架42及隔间板44在组装后也呈倾斜状,如此便会使得整个隔间装置倾斜一个角度,而导致整个隔间装置的施工质量低落。
2.因隔间板44与隔间架42间是利用螺栓来相互螺锁,所以隔间板44与隔间架42间的组合力量全赖各点状的螺栓来支撑,而此种点状的支撑力量较嫌不足。
3.现有的隔间装置在组合后外表并不平整,如图6所示,在两隔间板44间会形成凹陷的情形,使得现有隔间装置外表美观性欠佳。
4.当室内的高度较高而必需要在隔间架上锁设两个纵向相叠的隔间板时,因为现有的隔间装置并未设有其他的辅助支撑结构,所以随隔间装置设置高度的增加,反而会降低了整个隔间装置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持水平设置状态的隔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组合强度及外观平整、美观性的钢板隔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主要技术手段实现:一种隔间装置,主要包含有一设置于地面上的底架,其特点是:
于底架上设置有截面呈形弯折的支架,于支架的顶面上螺设有一调整栓,于调整栓的顶部套设有一调整片,
又设置有一可跨于两调整片间的调整架,于调整架的两端各形成有一开口,于调整架近开口处设置有与调整栓相对的穿孔,
于调整架的开口中纵向设置有一截面呈形弯折的隔间架,于隔间架的两侧面上各螺设有一勾条,其中勾条的截面是呈弓字形弯折,于勾条的两侧形成有与隔间架相距一定间隙的弯折部,
于两调整架间设置有隔间板,于隔间板的两侧上弯折形成有可卡入勾条弯折部与隔间架间间隙的勾片。
所述的隔间装置,其中于勾条外侧套设有一勾条外盖。
所述的隔间装置,其中于隔间架上套设有侧外盖。
所述的隔间装置,其中于隔间架上设置有插孔,于两隔间架的插孔间插设有支撑杆。
所述的隔间装置,其中插孔是呈十字形。
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下列各项功效:
1.因本实用新型可透过转动调整栓及调整调整片的角度,所以纵然在地面倾斜不平的情况下,仍可以让隔间架及隔间板呈良好的水平设置状态,来提高隔间装置整体的施工质量。
2.因于勾条的外侧可套设勾条外盖,所以可避免两隔间板间生成凹陷,来维持隔间装置外观的平整性及美观性。
3.因本实用新型于最外侧的隔间架上可套设侧外盖,所以除了具有保护构件及维持隔间装置整体外观平整之外,也可以避免人员与隔间架等金属构件碰撞,而导致人员的受伤。
4.本实用新型于两隔间架间插设有支撑杆,所以纵然隔间装置的设置高度较高时,仍可以维持隔间装置的强度。
5.因本实用新型的隔间板是以勾片与勾条相互卡勾,所以隔间板与勾条间是呈直线形的勾抵结合式来加以组合,可提高两者间的结合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横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纵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6为现有隔间装置的局部立体外观图。
图7为现有隔间装置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请参看图1、2,由图中可看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间装置主要包含有一截面略呈形弯折的长条形底架10,于底架10上以紧配合等方式设置有一截面呈形弯折的支架12,于支架12的顶面上设置有一螺孔122,于螺孔122中则螺设有一调整栓14,于调整栓14穿出支架12顶面的顶部套设有一调整片16,又设置有跨设于两调整片16上的调整架18,于调整架18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开口182、184,于调整架18近开口182、184处各设置有一与调整栓14相对的穿孔183、1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嘉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龙嘉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