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向二极管使用的散热块无效
申请号: | 98208484.6 | 申请日: | 199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484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旭;陈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诚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醒,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向 二极管 使用 散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二极管使用的散热块,尤指散热块上设的容置装置,可使轴向二极管的引脚毋须弯折即可嵌入,从而防止安装时因弯折引脚不当折损二极管而增加生产成本,并可简化轴向二极管与散热块的安装,加快安装速度及达至标准化,使轴向二极管与散热块的的安装可以自动化方式进行。
一般高功率轴向二板管使用时,为帮助轴向二极管散热以维持正常工作温度,常将其固设在一散热块上以加速散热;为使散热块与轴向二极管紧密接触以利热量传导,习用的固接方法如下:如图1和2所示,在散热块20上设有一贯穿孔21,其垂直两端上设有多个锯齿22以增加表面积而加速散热;轴向二极管10安装在散热块20上时,先将轴向二极管10一引脚11弯折并穿过散热块20的贯穿孔21至对侧,再将引脚11弯折,使其紧贴散热块20的对侧表面而延伸出散热块20一端缘之外,将引脚11反向弯折成一弯勾勾住该端缘,使线引脚11的弯勾自由端与轴向二极管10的本体处在同一侧,再在该处将引脚11与散热块20焊固。上述方法中,在弯折引脚11时常因用力不当使轴向二极管10折损,因此将轴向二极管10安装在散热块20后,常导致轴向二极管10遭到破坏。另外,在装设过程中,若稍有不填就会造成轴向二极管10破坏,使轴向二极管10安装到散热块20之后是否堪用有待考验,造成困扰,而且因须数次弯折,要由人工操作,每一次安装的作业时间约在25~30秒/个,缺乏效率且无法使安装标准化,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有鉴于习用轴向二极管使用的散热块在安装时的缺点与限制,本发明人经多方思考数度改选,终研究出能克服习用技艺的缺点并突破其限制的散热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舍弃人工弯折轴向二极管引脚的方式,利用散热块上所设的容置装置供轴向二极管引脚嵌合,避免因人工弯折导致轴向二极管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运用散热块上的容置装置,提供散热块一种简便安装方法,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运用散热块上的容置装置达到散热块安装的标准化,使生产自动化具有可行性。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向二极管使用的散热块,该散热块由金属材料制成,其至少一端设有多个锯齿,每两相邻锯齿不在同一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表面,该表面上有部分金属材料受力变形,形成一个具有可容置轴向二极管一引脚的至少一限制装置,使轴向二极管的引脚得以不经弯折即与散热块相结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轴向二极管使用的散热块,该散热块由金属材料制成,其至少一端设有多个锯齿,每两相邻锯齿不在同一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表面,该表面上有部分金属材料受力变形,形成至少一第一隆起与至少一第二隆起,第一隆起与第二隆起的底部的间距可使轴向二极管一引脚置于其间,以使轴向二极管的引脚得以不经弯折与散热块相结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轴向二极管使用的散热块,该散热块由金属材料制成,其至少一端设有多个锯齿,每两相邻锯齿不在同一平面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表面,该表面上材料至少有一部分受力弯折形成至少一弯折部,该至少一弯折部与所述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至少一弯折部上具有一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可容置轴向二极管的引脚,以使轴向二极管的引脚得以不经弯折即与散热块结合。
图1为习用散热块的正面外视图;
图2为习用散热块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元件的图号为:
轴向二极管10 引脚11
散热块20 贯穿孔21
锯齿22 第一弧拱35
第二弧拱36 第一凸起45
第二凸起46 第三凸起57
弯折部68 缺口69
第一半圆形隆起75 第二半圆形隆起76
第一突起85 第二突起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诚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诚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