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白炽灯泡增寿器无效
申请号: | 98208994.5 | 申请日: | 199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175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忠;张俊香;徐巧鱼;申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市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33/945 | 分类号: | H01R33/945;H01R33/94;H05B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04601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炽 灯泡 增寿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器元件的白炽灯具。
我国目前在许多公共场合和家庭基本采用的是白炽灯泡,由于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额定为1000h,因而每年消耗的灯泡数量达10亿只以上,如果质量不好,则使用寿命更短,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天就会损坏,需常常更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另外在一些新装璜的豪华酒家宾馆,由于灯泡寿命短暂,常常是满天明星残缺不全,特别影响照明和环境美观,因此延长灯泡使用寿命是大家所希望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在现有灯泡、灯口之间且不改变它们的结构,可廷长灯泡使用寿命的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器件,它包括绝缘体、装在绝缘体一端可与现有灯口连接的灯头,装在绝缘体另一端可以现有灯头连接的灯口,串接在绝缘体内部的半导体二极管。
为了与螺口式灯泡、灯口配合,上述的绝缘体为一壳体,灯头为标准件E25/27螺式灯头,灯口为装在绝缘体壳内的标准件E25/27螺口圈灯口,二极管一极与接电片焊接,通过螺钉、接电簧片作为输出端,另一极与螺式灯头的中心电极焊接。
为了与卡口灯泡、灯口配合,上述的绝缘体上端粘接有卡式灯头,下端装有卡式灯口,绝缘体内装有两个接电销、两个弹簧、两个接电挡板、一个接电挡板上焊有半导体二极管,另一个接点挡板上焊有连接引线,它们的末端均与灯头上部的两电极焊点相连。
采取上述方案后,可使灯泡的寿命延长92倍以上,其依据分析如下:
假定以正弦交流电的平均电压为灯泡的使用额定电压,即
Ua=U0=0.637Um式中Ua--正弦交流电的平均电压;
U0--灯泡使用的额定电压;
Um--正弦交流电的最大电压值。
采用本实用新型产品以半波脉动直流供电的平均电压应为灯泡的供电电压,则 Ud=Ug=0.45U=0.45×0.707Um
=0.3185Um式中 Ud--半波脉动直流平均电压;
Ug--使用产品后的供电电压;
U--正弦电压有效值。
根据上式可得灯泡实际工作电压与额定工作电压的百分比即
Ug/U0=0.3185Um/0.637Um=50%
通过试验,白炽灯泡的寿命随灯泡的温度而呈指数式的变化,而灯泡的温度是随灯泡的功率而变化的,因而只要降低原供电电压值,便会使灯泡的寿命增加,见下图所示。
从图中所示曲线可找到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工作电压的50%时,灯泡的寿命可延长到92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白炽灯泡增寿器螺口接头式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白炽灯泡增寿器卡口接头式结构图。
图1中绝缘壳体7用电工胶木粉制作,壳体上端粘接有E25/27螺式灯头外壳2,绝缘壳体内腔用铆钉连接有E25/27螺口圈灯口6,灯头外壳2通过导线9与螺口圈灯口支出片8焊接连接;半导体二极管10型号为1N5398,一极与螺口灯头端部电极1焊接,另一极焊接在接电片3上,通过螺钉4、接电簧片5作为输出端。
图2中绝缘体6用电工胶木粉制作,其上端粘接有标准件卡式灯头2,下端镶嵌有标准件卡式灯口8,绝缘体内装有两个接电销7和9,两个弹簧5和10、两个接电挡板4和11,接电挡板4上焊有半导体二极管3,接电挡板11上焊有连接引线12,它们的末端均与灯头上部的两电极1和13焊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市应用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市应用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8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