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无效
申请号: | 98209013.7 | 申请日: | 199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40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宗 |
主分类号: | B60N2/48 | 分类号: | B60N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各种 车辆 座椅 活动 枕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枕头可适用于一般轿车或高级轿车中所使用的座椅,其结构包括有一组调整杆,可调整其左、右的位置以供配合各种不同型式的车辆的座椅使用,而调整杆上的定位槽的旋向也可供调整,以配合不同种类厂牌及型式的车辆座椅使用,以达到可大幅节省成本的目的。
以目前所使用的最为普遍的轿车而言,大概可区分为一般轿车与高级轿车两种,而于一般的轿车或高级轿车上的汽车座椅处皆设有可供人们头部靠抵之用的枕头,以使人们的头部于汽车行驶中或是未行驶中可得到最佳且最为舒适的支撑状态,以防止人们于汽车上因长时间开车或乘坐车辆时而发生过度疲劳的状况。
一般于传统式的汽车上所使用的枕头,大概可区分为一般车所使用及高级车所使用的枕头两种不同的型式,一般轿车上所使用的枕头角度为固定,高级轿车上所使用的枕头为可调式,但是,上述结构于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后的缺点:
无论是一般车辆或高级车辆所使用的枕头于其底部具有一组圆柱形的杆体,且于杆体上以间隔距离形成有若干个定位槽,其中两杆体之间的距离为一定值,位于各杆体上的定位槽方向是一种固定的方向,当将一组圆柱形的杆体相对插入座椅上时,可藉由杆体上的定位槽与汽车座椅内部的卡抵结构相互卡抵定位,以提供枕头的定位之用,但因为两杆体之间的距离为固定的一定值,且各定位槽的方向也具有固定的单一方向,针对不同型式、车种的汽车时,位于汽车座椅上两孔的距离则会有所不同,且与定位槽卡抵的结构亦有不同,故以原有枕头下方的两支固定式杆体则无法配合适用,有成本相对较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以供配合各种车辆座椅与其卡固使用,以达到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其中,包括一枕头,于枕头底部可配合一本体,该本体纵向剖面呈L形,于本体底部两侧分别形成一长孔,于本体前方设一夹掣片,介于夹掣片与本体间设置一固定杆,于固定杆两侧处分别可供穿套一调整块,调整块底部可由本体底部两侧的长孔朝下凸伸,于调整块上设有螺丝,可将调整块调整夹紧于固定杆上,于调整块底部设有一具有若干定位槽的调整杆,由此,可达到调整两调整杆间的距离,并可使调整杆上的定位槽转动方向,以供配合不同的汽车座椅。
前述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其中,于本体的后方两侧分别形成有一长孔。
前述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其中,于夹掣片两侧分别形成有长孔。
前述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其中,可于调整块底部形成中空管,于中空管内形成有螺纹,于调整杆上形成两段式螺纹部,介于两螺纹部间形成有缩颈部,该缩颈部为可供螺丝的端部抵顶定位。
前述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其中,于固定杆的两侧正面分别形成有一平面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消费者只需购买一组后即可配合不同车种、型式的汽车座椅使用,具有可大幅节省制造成本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组调整杆可作横向调整时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杆可作上、下及旋转时的平面及其动作图。
图6-9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整杆上的定位槽可供转动方向时的俯视平面图。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车辆座椅的活动枕头(如图1-图3中所示),包括有:
一枕头10,其可由海绵制成,枕头10的底部形成凹槽(图中未示),该凹槽的作用为可供配合一呈片状的本体20,该本体20纵向剖面呈L形,于本体20的底部两侧及后方两侧处分别形成有一长孔21、22,另于本体20的前方设有一夹掣片30,于夹掣片30的两侧处亦分别形成有长孔31。
介于夹掣片30的后方与本体20的前方之间以横向设置一圆柱形的固定杆40,于固定杆40两侧的正面分别形成一平面部41,而枕头10、本体20及夹掣片30相对于固定杆40之间为可供枢转,以调整枕头10的角度,于固定杆40的两侧处分别可供穿套一调整块50,该调整块50的底部可由本体20底部两侧的长孔21处朝下凸伸,而于调整块50的上方及前、后位置处分别形成若干螺孔51,于螺孔51内部可供螺合内六角螺丝52,当将内六角螺丝52锁紧时即可将调整块50确实地定位于固定杆40的两侧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宗,未经张永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9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节棉医用敷料
- 下一篇:车辆轮壳磁推省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