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8209074.9 | 申请日: | 199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1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徐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敏;徐玉清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B01D47/10;E03B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池 水质 净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的处理设备,尤指一种对蓄水池或蓄水箱中所蓄之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
众所周知,随着城市和集镇发展,各处都建起了许多居民集中的高层和多层住房,同时使地下和屋顶的水池(箱)数量也急剧增加。这类蓄水池(箱)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现所供水的水质变差,变坏,追究其原因是因为蓄水池中所蓄的水通常处于静止状态,蓄水存储的时间又比较长,微生物、菌类和藻类极易在水中滋生和繁殖,同时,微生物、藻类的新陈代谢,又使蓄水池内的含氧量减少并使水失去活性,从而引起水质逐渐恶化、产生异味,特别在遇到炎热的天气,情况就更为严重,所以这已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的一大憾事。
目前,对于蓄水池之水卫生保洁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定期地更换蓄水池的水的方法,即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清洗水箱和换水。每次这样的操作,水的浪费很大,而且是不彻底的,水质并没有得到根本保证。另外,目前,曾有人试图通过小规模的过滤设备对蓄水池(箱)之蓄水定期过滤,但碍于过滤设备的结构复杂以及投资较大,还没有一种已获得实际应用和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将蓄水池(箱)的蓄水以长期自动、间歇或周期性地进行灭菌消毒净化的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包括蓄水池、设备柜、水泵、控制电路,此外,还包括一臭氧发生器、一文丘里管(文氏管)、一回流阻水管、一扩散器,其中,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一进口孔和一出口孔,并与水泵和文丘里管一起安装于设备柜中,所述文丘里管为一叉形管,具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和一位于进出水口间的进气口,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放入到蓄水池蓄水中的扩散器连接;
所述回流阻水管为带有浮子室和浮子的单向阀,安装在设备柜中,而其下端的进气口通过导管与臭氧发生器的出口孔相连,其上端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文丘里管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深入到蓄水池的蓄水中,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文丘里管的进水口相连通。
如以上所述的水质净化设备,其中,还包括一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为一筒形体、上下设有网罩,其内装有吸湿性材料,并以搁置方式安放于设备柜中并使网罩部分对向臭氧发生器的进口孔。
如以上所述的水质净化设备,其中,所述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小时浓度为1~10克/小时。
如以上所述的水质净化设备,其中,所述回流阻水管是一在浮子室处于负压下呈打开状态的负压单向阀。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采用臭氧发生器、回流阻水管、文丘里管以及控制电路,使得蓄水池的蓄水可由泵抽到文丘里管,在其中产生负压(或真空)使回流阻水器打开,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和空气被吸引到文丘里管并与蓄水混合,于是,臭氧能起到杀灭蓄水中的病毒、菌类、微生物,并可抑止藻类生长,分解残留有机物的作用,达到增加水的活性,消除水的异味,净化水质和提高生活用水质量。
图1是一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是一图1中的文丘里管和回流阻水管连接关系的放大图。
请参阅图1和2,本蓄水池水质净化设备包括一蓄水池1、设备柜2、一水泵3、一文丘里管4、一回流阻水管5、一臭氧发生器6、控制电路7、一空气过滤器8、扩散器12,其中,蓄水池1为装在楼房之地下或屋顶上、适于蓄水和供水用的任何结构形状的贮水池或贮水箱;设备柜2是在其内安装或容纳诸如水泵3、文丘里管4、回流阻水管5等本设备中的部件、仪器等,并且它可被安装于蓄水池(箱)的上面(如图1所示),周围或其它部位。
水泵3装设在设备柜2的底部,它的进水口通过管道10深入到蓄水池1的蓄水中。
文丘里管4为一标准结构的管子,一般安装在设备柜壁上,它具有一L形外管15,其左下端开口为进水口、右端开口为出水口;一安装在外管15内的截面为锥形的锥形管16和一安装在外管15内、锥形管16之前并与锥形管间隔相对的混合器17,并且在锥形管16和混合管17与外管15之间形成一内腔室19,此外,外管上还具有一与内腔室19相连通的作为进气口的进气管18。所述文丘里管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泵3的出水口相连通,出水口通过管道11与深入到蓄水池(箱)1之蓄水中的扩散器12相连。
回流阻水管5包括一设置有浮子室20的笼状管子21和一安放在管子浮子室20中的浮子22,而所述浮子室20下部管子内表面、即与浮子22的接触面或浮子座具有与浮子22相同的形状,如球面、圆锥面、或多棱锥面等。回流阻水管5通常也装在设备柜2的内壁上,其上部出气口通过导管连接到文丘里管的进气管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敏;徐玉清,未经徐敏;徐玉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9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