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开启式电磁阀无效
申请号: | 98209749.2 | 申请日: | 199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398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增海;金荣昌;黄松炎;曾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2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开启 电磁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空气调节装置中流体管道通断的开关装置,尤其是一种用电进行通断控制的阀。
现有的二次开启式电磁阀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其阀体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阀体内依次安置有阀芯和芯铁,在它们之间则采有的是硬密封结构型式。这种结构型式的电磁阀存在加工制造要求高、密封性能差等特点;而且这种电磁阀开启时需要克服回复弹簧的弹簧力及芯铁自重,这样就需要有较大的压差才能保证电磁阀的正常工作。因此其消耗的功率较大,动作不够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内部泄漏量低,低压开启可靠,加工难度降低,装配方便的小型二次开启式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阀体部件和线圈部件组成,阀体部件包括有阀体、阀体内的芯铁、回位弹簧及阀芯,而线圈部件包括有导磁体、漆包线绕组,阀芯位于阀体内阀口的上部,在该阀芯的下部设置有下密封塞,而位于阀芯上部的芯铁下部设置有上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阀体内阀芯的下方安置有一根使阀芯上移的弹簧。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上下配合而成。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部件和线圈部件组成。阀体部件包括有阀体1、安置在阀体内的阀芯2、回位弹簧3及芯铁4;线圈部件包括有导磁体5和漆包线绕组6。阀体1内的阀口7上依次安置有阀芯2和芯铁4,而阀体1由上阀体8和下阀体9上下组合而成,它不但能使阀体的加工难度减小,且装配方便,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所述的阀口7下连通着出口接管10,上连通于位于一侧的进口接管11。阀口7上安置有紧压有弹簧12的阀芯2,利用该弹簧12可实现电磁阀在零压差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在阀芯2中间开设有通孔13,而在边侧开设有连通进口和阀芯上腔的平衡孔14,而在其下部装置有下密封塞15,且当阀芯2紧压住阀口7时,其下密封塞15压住在阀口7的凸圈上,实现阀口的周边密封。上阀体8的上面套接有一根套管16,套管内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芯铁4,该芯铁4的上面置有一根回位弹簧3,它可以使芯铁4下移紧压住阀芯2。在芯铁4的下部设置有上密封塞17,该上密封塞17在芯铁4压住阀芯2时将阀芯2的中间通孔13密封住。所述的上密封塞17和下密封塞15均用橡胶材料制成,从而构成了阀口的软密封结构,它可以很好地解决内泄漏量大且无法长期稳定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套管16的顶部设置有封头18,用螺钉19固连有带漆包线绕组6的线圈骨架20,同时还固连有导磁体5,并用环氧树脂灌封料21进行固封。
工作过程是:当线圈通电时,其产生的电磁阀力克服回位弹簧3的力、芯铁4自重及作用在上密封塞17与阀芯2通孔13密封面的流体压差力,芯铁4被吸上,通孔18被打开,此时阀芯2上腔内气流迅速通过通孔13流向出口接管10,进口接管11气流迅速通过阀芯2上的平衡孔14补充,但由于通孔13横截面积比平衡孔14的横截面积大得多,阀芯2上腔压力迅速降低,阀芯2受上、下腔压差力及弹簧12回复力而被推上,阀口7被打开。
当线圈失电时,芯铁4因自重及回位弹簧3的回复力作用而下落,关闭通孔13,此时阀芯2的自重和回位弹簧3回复力的作用克服弹簧12的力使阀芯2落下,将阀口7关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难度大大降低,装配方便,易实现大批量生产,使用寿命长,内部泄漏量低,开关灵活,并可实现零压差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三花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09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式气筒
- 下一篇:多功能汽车排气排烟管道排污截留控制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