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车架联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10058.2 | 申请日: | 199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5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05 |
发明(设计)人: | 丁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治华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车架 联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乘骑者驱动的陆用轮式车辆的主体构件。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自行车骨架的机械装置,一种可开脱使用的自行车车架联接装置。
目前自行车车架的前梁与立管、立叉的联接普遍采用的是固定的结构形式,其前管与立管的中收距是定型不变的,这对于不同身材乘骑者的适用程度比较局限,对于存放,携带也多有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自行车车架结构形式反映出来的局限与不便,提供一种构成前梁与立管、立叉之间新型联接的自行车车架联接装置,它可使前管与立管的中心距得以调节变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立管与立叉相交联接部位,设以轴向两端为直线贯通的支架,和联接于支架的手柄,主动构件及压块,手柄、主动构件、压块顺序联接并传动,压块在与支架轴线相垂直的径向方位上形成位移,穿过该支架的轴向为直线平行的双管前梁,其前端与前管联接,后端为封合联接的闷头,其径向端面与该支架接触并与压块构成可开脱的联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动构件可以是盘状凸轮构件,由手柄、凸轮、凸轮轴导杆、压块顺序联接并传动。也可以是螺旋构件,由手柄、螺栓、螺母导杆、压块顺序联接并传动,还可以是其他合适形式的斜面构件。
鞍座置于所述支架的上方,鞍座构件可联接于支架,也可联接于立管,还可以是联接于立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车架的前管与立管的中心距可调节变更,可适应不同身材的乘骑者,又可减少占地面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 2、立管3、立叉4、鞍管5、前梁
6、转套 7、压块8、压块芯轴9、调节螺母
10、弹簧11、手柄12、凸轮13、凸轮轴导杆
14、搭扣15、螺栓16、螺母导杆
图1、图2实施例中,轴向两端为直线贯通的支架1纵向设置于立管2立叉3相交连接部位,上方的鞍管4构件联接于支架1,前端联接前管后端设封合联接闷头的轴向直线平行的双管前梁5贯穿于支架1,支架1轴向的前部与后部均设置一组以双头螺栓为定轴的转套6,和压块7,横向贯穿支架1芯轴孔的压块芯轴8,其一端设有调节螺母9,中间设有弹簧10,其另一端与主动构件联接。
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构件为配置以凸轮轴导杆13的凸轮12,凸轮轴导杆13轴向的两端分别与压块芯轴8联接,手柄11操作凸轮12,传动于压块7,压块7在支架1的径向方位上位移,构成与前梁5的可开脱的联接,手柄11以活动操作的搭扣14定位。
图2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主动构件为配置以螺母导杆16的螺栓15,螺母导杆16轴向的两端分别与在压块芯轴8联接,手柄11操作螺栓15,传动于压块7,压块7在支架1的径向方位上位移,构成与前梁5的可开脱的联接。
上述实施例中,支架1,转套6,压块7与前梁5径向端面相接触联接的部位也可附设以减轻与前梁5表面涂层磨擦的衬垫材料。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设置还可以是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治华,未经丁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0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