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流体混流控制阀无效
申请号: | 98210596.7 | 申请日: | 199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5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蒲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蒲雨 |
主分类号: | F16K11/072 | 分类号: | F16K11/0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流体混流控制阀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冷热水混流控制阀,其阀体的两侧须设有两个阀芯,分别用以控制流入阀体内的冷、热水流量(冷、热水进入阀体内后再从中部的混流出口流出),其主要缺点是构造复杂、体积大,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两流体混流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具有A.B两流体的进道和流体出道的阀座,其特征在于:(1)阀座体内设有一对相叠的并可作相对转动的动、静阀片,静阀片上设有A.B流体进孔分别与A.B两流体进道口相通,动阀片上设有A流体出孔和B流体出孔分别与A.B流体进孔相对应,(2)动阀片上空腔与流体出道相连通,(3)动阀片与阀杆的内端头相连接,并可随其转动,阀杆的另一端伸出阀体。
本实用新型的阀体内只须设有一个阀杆及一对动静阀片即可实现对两种流体的流量控制,因此,较之已有的冷热水混流控制阀而言,具有构造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等显著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一俯视图。
图5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二俯视图。
图6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三俯视图。
图7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四俯视图。
图8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五俯视图。
图9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六俯视图。
图10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七俯视图。
图11是相叠的动、静阀片工作状态八俯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A.B两流体的进道1.2和流体出道3的阀座,其特征在于:(1)阀座体内设有一对相叠的并可作相对转动的动、静阀片4.5,静阀片上设有A.B流体进孔6.7分别与A.B两流体进道口相通,动阀片上设有A流体出孔8和B流体出孔9,分别与A.B流体进孔相对应。(2)动阀片上空腔10与流体出道相连通,(3)动阀片与阀杆的内端头相连接,并可随其转动,阀杆的另一端伸出阀体。(4)静阀片上的A.B流体进孔分别位于互成180°的两径向线上,它们至静阀片中心的距离相等,(5)动阀片上的A.B流体出孔分别位于相交形成钝角的两径向线上,它们至动阀片中心的距离与A.B流体进孔至静阀片中心的距离相等,其中的A流体出孔与A流体进孔相对时,B流体出孔的右侧边则与B流体进孔的左侧边相邻。(见图7)。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经阀杆的上端逆时针旋动阀杆(见图4-图11,图中虚线表示静阀片上的A.B流体进孔6.7)→冷水开始打开(如图5)→冷水逐步开大(如图6)→冷水全开(如图7)→热水开始流出,冷水流量逐步减少(如图8)→冷热水流出量各占一半(如图9)→热水全开,冷水关闭(如图10)→阀杆逆时针旋转180°,冷、热水又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不仅构造简单、体积小,而且只要通过阀杆在180°内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就可实现对A.B任何一种流体逐步开、关或全开,全关以及两种流体按不同比例混合的调控。该产品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蒲雨,未经郑蒲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0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间带有钢网的轻量多功能结构板
- 下一篇:小型手感式电话电子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