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置入式蕈状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98211294.7 | 申请日: | 199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6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郑丽;郑红;郑均;陆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伟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入 式蕈状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医学技术领域,是一种易置入式蕈状引流管。
蕈状引流管由软管和蕈状头组成,由于它头部有一个开孔的蕈状头,所以当它临床使用时,导流畅通、不易脱落,但也是由于它必须用柔软而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所以将此向人体内置入时比较困难,尤其当置入人体的通道狭长时更为困难,费时费事。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在于对现有蕈状引流管作一改进,而提供一种易置入式蕈状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易置入式蕈状引流管,包括:软管(1)、蕈状头(2)、盲管(3)、细杆(4),其特征在于在蕈状头(2)的前端有一段伸出的盲管(3),且细杆(4)可插在软管(1)、蕈状头(2)和盲管(3)内。这根细杆(4)象一根加强筋,把整根引流管的轴向强度和刚度大大加强了,操作者可直接将整根引流管连同细杆顺利地插入人体的的引流通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将取得以下效果:
1、细杆插入引流管后,提高了引流管(1)的轴向强度和刚度,使引流管可顺利地插入人体的引流通道,无论该通道多么狭长。
2、细杆插入后可以拔出,不影响引流。
3、细杆的头一直插到盲管内,使细杆不易脱落或偏离导管。
4、原引流管中带孔的蕈状结构保留,保持了原引流管的全部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软管(1)和蕈状头(2)完全采用现有蕈状引流管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仅是在它的基础上增设了盲管(3)和细杆(4)。盲管(3)是一根短而细带有盲头的管子,与软管(1)和蕈状头(2)用同样的材料制成并从蕈状头(2)的前端向前伸出、与软管(1)、蕈状头(2)在同一条轴线上,并成为一体,其作用是容纳细杆(4)的头部并防止细杆(4)的头部偏离引流管而伤及其它组织。同时该盲管(2)盲头的壁厚最好厚一些,以防细杆(4)的头端刺破管壁。细杆(4)是一根细长的金属杆或硬塑料杆,其长度一般大于等于整个引流管的长度,其头端的平均直径大于等于杆身的平均直径,图中所示的杆头是一个球形头,其目的是增大杆头与盲管(3)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它们之间的压强,细杆(4)的作用就是增强整根引流管的轴向强度和刚度,便于操作者手持和易于置入人体。使用时,预先将细杆(4)插入引流管内,一直插至盲管(3)的盲头,然后一齐插入人体的引流通道,蕈状头(2)到达指定位置后,抽出细杆(4),其蕈状头(2)因弹性而撑开恢复成蕈状,需引流的体液自蕈状头(2)的开孔流入软管(1)内,最后引流排出体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伟,未经陆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晒衫
- 下一篇:形状记忆合金自动洒水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