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98211412.5 | 申请日: | 199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3351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兰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变压器 接线 组别 极性 测量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实验测量技术,尤其是一种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仪。
在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的现有实验技术中,一般常用的是“直流”法,即用干电池在一次侧各相之间分别加瞬间电压,在二次侧用万用表分别量取各相感应电压方向,然后推算出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与极性;这种测量方法过于繁琐复杂,需二至三人同时进行,而且由于用人工拿干电池加瞬间电压,存在感应电势,对实验人员具有一定危险性,且测试时间较长、劳动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缩短测试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安全性好的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时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仪,含有电源开关、机壳等;在机壳上设有测量按键、显示及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输入插孔;机壳的测量按键、显示及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输入插孔还可与设在机壳内的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电路电连接;其中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输入插孔设相同两组共12个,其中一组的每个插孔分别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继电器J1-J6的常开触点K1-K6与电量传感器的IN1脚电连接,另一组的每个插孔分别通过继电器J7-J12的常开触点K7-K12与电量传感器的IN2脚电连接;继电器J1-J12的线圈分别由扩展芯片8255的PA、PC口的电信号经电阻及三极管T1-T12放大后控制,电量传感器的OUT脚与模数转换器电压连接;在电量传感器的OUT脚通过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K8分别与电阻R1、R2电连接,继电器J8线圈由扩展芯片8255的信号经三极管T8放大后控制;扩展芯片8255、模数转换器与单片机中央微处理电路电连接。
在单片机中央微处理电路中的EPROM中存贮有根据下列数学模型设计的软件:
①条件:AB>Bc>Bb、Bb=Cc、Bc=Cb;结果:减极性Y/Y-12或△/△-12,仪器显示为“1”。
②条件:Bb>Bc>AB、Bb=Cc、Bc=Cb;结果:加极性Y/Y-6或△/△-6,仪器显示为“2”。
③条件:AB>Bb、AB<Cb、Bb=Cc=Bc;结果:减极性Y/△-11或△/Y-11,仪器显示为“3”。
④条件:AB>Bb、AB<Bc、Bb=Cc=Cb;结果:减极性Y/△-1或△/Y-1,仪器显示为“4”。
其中A、B、C、a、b、c为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测试时一、二次侧电压信号插入插孔,由单片机根据数学模型的各向量关系选择接通相应的继电器线圈,使其动作相关的一、二次侧电压信号,即可得到测试结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测试方法中2-3人可减少到1人即可,提高了劳动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时间为5分钟左右,因此缩短了测试时间;另本实新型的测试人员可远离被测试变压器,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接线组别及极性显示 2-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按键
3-溢出及正负显示 4-变化及误差显示
5-变化及误差测量按键 6-复位按键 7-变化及小数点预置
8-电源开关 9-机壳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还将结合附图1、2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2,一种电力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仪,含有机壳9等;在机壳9的面板上设有接线组别及极性显示1、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按键2、溢出及正负显示3、变化及误差显示4、变化及误差测量按键5、复位按键6、变化及小数点预置7、电源开关8,在机壳9的背板上设有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输入插孔;机壳9的测量按键、显示及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输入插孔与设在机壳9内的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极性测量电路电连接;其中变压器一、二次侧电压信号输入插孔设相同两组共12个,其中一组的每个插孔分别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继电器J1-J4的常开触点K1-K8与电量传感器的IN1脚电连接,另一组的每个插孔分别通过继电器J7-J12的常开触点K1-K12与电量传感器的IN2脚电连接;继电器J1-J12的线圈分别由扩展芯片8255的PA口的1、2、4、37、39、40、PC口10、11、13、14、16、17脚的电信号经电阻及三极管T1-T12放大后控制,电量传感器的OUT脚与模数转换器电压连接;在电量传感器的OUT脚通过继电器J8的常开触点分别与电阻R1、R2电连接;继电器JA线圈由扩展芯片8255的38脚的电信号经三极管放大后控制;扩展芯片8255、模数转换器与单片机中央微处理电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未经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鼠标垫构造
- 下一篇:环保节能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