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花涂茎器无效
申请号: | 98211573.3 | 申请日: | 199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341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才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涂茎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消灭害虫的农机具,尤其是一种用于消灭棉花害虫的非动力棉花茎部涂药机具。
根据已公开的棉花茎部涂药防虫治虫理论,目前产棉区已大面积采用简易手持式手工操作涂药器,对棉茎距地面高度80mm-250mm之间涂药20mm,劳动强度很大,功效很低,漏涂现象非常普遍。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功效较高的半机械化的棉花涂茎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如下的措施实现的:T型机架前端下部固定前脚轮,上部靠近中心部位铰接牵引手柄,T型机架后端两侧分别固定后脚轮,T型机架中部下悬挂悬架,悬臂两端分别与T型机架后部和悬架一侧铰接,调节手柄一端与悬架另一侧铰接,调节手柄另一端与T型机架前部活动连接,悬架两侧下部各固定一轴承,轴承下部分别连接一涂药刷,悬架中部及T型机架中部对应位置分别开孔,T型机架开孔位置上安置一药瓶接口,药瓶接口下端连接一输药管,输药管另一端穿过悬架开孔处与悬架下安置的伺药海棉体接触,伺药海棉体与两外侧的涂药刷紧密接触。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T型机架1前端下部固定前脚轮2,上部靠近中心部位铰接牵引手柄4,T型机架1后端两侧分别固定后脚轮3,T型机架1中部下悬挂悬架6,悬臂7两端分别与T型机架1后部和悬架6一侧铰接,调节手柄5一端与悬架6另一侧铰接,调节手柄5另一端与T型机架1前部活动连接,悬架6两侧下部各固定一轴承10,轴承10下部分别连接一涂药刷12,悬架6中部及T型机架1中部对应位置分别开孔,T型机架1开孔位置上安置一药瓶接口8,药瓶接口8下端连接一输药管9,输药管9另一端穿过悬架6开孔处与悬架6下安置的伺药海棉体11接触,伺药海棉体11与两外侧的涂药刷12紧密接触。
本实施例的前脚轮2和后脚轮3为可调式橡胶轮,可调幅度为100-200mm之间,可适应不同棉铃的涂茎,确保涂茎的准确性,前脚轮2可左右转动,牵引手柄4可拆装便于包装、使用和储存,与药瓶接口8配合的药罐采用2升可拆装式塑料罐,便于药物更换和药液回收,涂药刷12为圆形滚动式,刷毛长40mm,提高涂茎幅度,确保每株棉茎均可涂到,动力依靠涂药刷12与棉株的自然摩擦,以渗透性含饱和药液的伺药海棉体11为药仓,不浪费药液并保持涂层均匀。
本实施例的棉花涂茎器在使用时,将药液容器与药瓶接口8连接,药液通过输药罐9注入伺药海绵体11,并使之饱和,进而使涂药刷12的刷毛上药,根据所需要的高度,调整前脚轮2和后脚轮3的高度,同时通过变换调节手柄5与T型机架1的连接位置调整悬架6的高度,拉动牵引手柄沿300mm棉花行距行走,依靠涂药刷12与棉株的自然摩擦而自动工作,在相对两行棉株的茎部均匀涂上药液,不存在漏涂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棉花涂茎器可节约人工95%以上,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人工直接涂茎漏液及不均匀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才,未经张永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