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灌浆封闭塞无效
申请号: | 98211669.1 | 申请日: | 199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468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崔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开华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灌浆 闭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基础固结的高压灌浆封闭塞。
一般建筑物基础如水电站大坝坝基等需灌浆(水与水泥的混合液体)加固,为防止高压浆外泄,灌浆时,需封闭灌浆口,现广泛采用的灌浆封闭方法主要有孔口封闭和橡胶球机械封闭两种,上述封闭方法均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及机械利用率低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高压灌浆封闭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金属内管的外周套装耐压橡胶外管,两端连接封头螺冒,橡胶外管与金属内管连接紧密且达到气密封,在橡胶外管与金属内管间形成气腔,气腔与高压送气管道相通,金属内管与供浆管路相连。使用时,将该封闭塞放到已打好的基础加固孔中,打开高压送气阀,给橡胶外管充气,使之膨胀,这样封闭塞就能紧紧封闭加固孔。此后,再打开供浆阀门,高压水泥浆通过金属内管送到加固孔内,待加固孔内水泥浆达到一定压力后(达到灌浆要求),关闭送浆阀,经一段时间后,放掉气腔内高压气体,使橡胶外管收缩,取出封闭塞以备再用。
本高压灌浆封闭塞的优点是:操作方便,仅需将封闭塞放到已打好的加固孔中即可进行灌浆施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封闭塞不需与钻机同步施工,这样,钻机每打一孔即可移走,重新打孔,这样打孔和灌浆的工作效率可提高一倍;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由于封闭塞能很好地密封加固孔,致使灌浆质量得以保证。另外,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可有效避免水泥浆的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后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所标序号分别表示如下:1、上封头螺冒;2、通气孔;3、橡胶外管;4、金属内管;5、气腔;6、密封环;7、密封圈;8、下封头螺冒;9、下内卡圈;10、下外卡圈;11、上外卡圈;12、上内卡圈;13、进浆孔;14、通气管; 15、金属花管; 16、流通孔;17、三通阀;18、回浆管
如图1所示,本高压灌浆封闭塞由封头螺冒、橡胶外管、金属内管等组成,金属内管4上端与上封头螺冒1连接,下端与下封头螺冒8相连接,在下封头螺冒8与金属内管4之间有密封环6及密封圈7,下封头螺冒8可在金属内管4上滑动;橡胶外管3上端被上外卡圈11、上内卡圈12卡紧且相连接,下端被下内卡圈9、下外卡圈10卡紧且相连接,橡胶外管3连同卡紧机构整体套装在金属内管4外,在橡胶外管3与金属内管4之间有间隙,充气后可形成气腔5;上封头螺冒1还设置有通气孔2及进浆孔13,通气孔2与气腔5相通,进浆孔13与金属内管4相通;上封头螺冒1与上内卡圈12、下封头螺冒8与下内卡圈9均采用螺纹连接。使用时,将供气管路与通气孔2相连接,供浆管路与进浆孔13相连接,即能进行高压灌浆施工。附图1为单端封闭纯压式灌浆塞,即高压水泥浆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压出,图中箭头所示为水泥浆流动方向,本封闭塞适用于对整体基础进行灌浆加固。附图3为双端封闭中央灌浆塞,该灌浆封闭塞两端分别由封头螺冒,金属内管,橡胶外管等组成,其结构同于附图1的封闭塞,其不同点在于,有一根连通通气管14将上下端塞的空气腔相连通,在中间裸露出的金属花管15上制成若干能通过水泥浆的流通孔16,使水泥浆能按箭头所示方向排出。该结构的高压灌浆封闭塞适用于对某一段层的基础进行灌浆加固。
本高压灌浆封闭塞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施工要求分为纯压式和循环式两种,纯压式如前面实施例所述,可在进浆孔处直接连通进浆管道,水泥浆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压出,如图1、图3,通过灌浆自动记录仪测定进浆压力来确定是否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循环式是在进浆孔处连接一三通阀17,如图4,其中一个通道为进浆口,使水泥浆能沿金属内管4进入基础加固层中,另一通道连接回浆管18,该回浆管18整体穿过金属内管4,一端与三通阀17的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伸出金属内管4的出浆口。这样,由金属内管压入的水泥浆一部分渗入基础层中,另一部分又可经过回浆管送出,通过测定送出水泥浆的压力来确定是否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开华,未经崔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高度可调铰链式塑料管卡
- 下一篇:无磨损搪瓷面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