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炉下部气流均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11683.7 | 申请日: | 199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380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宇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246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炉 下部 气流 配装 | ||
高炉的热风炉鼓风均配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目前,我国有少数高炉的热风炉采用了加分配板等方法,对鼓风进入蓄热室的不均匀状况有一定改善。但鼓风和废气仍然只能从同一个方向的同一个进出口流进流出。热风炉送风时,造成鼓风在蓄热室内的流线分布不均匀。气流强的部位蓄热室温降快,流经该部位的热风温度迅速降低,引起风温低;气流弱的部位蓄热室温降慢,温度高。热风炉烧炉时,从该部位流出的废气温度高,造成排入烟道的废气温度也高。鼓风和废气气流的不均匀分布,是造成热风炉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两种气流(鼓风和废气)都能更加均匀地流动的装置,以改善热风炉蓄热室的工作状况,使蓄热室同一水平面上温差趋于零;在相同拱顶温度条件下,提高热风出口温度,降低排出的废气温度,提高热风炉热效率的热风炉下部气流均配装置。
这套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在热风炉蓄热室炉箅子下面的气室周边设有环形气流通道,气室和环形气流通道由若干个风口连通。鼓风由环形气流通道经这些风口进入气室;废气由气室经这些风口进入环形气流通道,再排入烟道。为了使气室内各部位的气压更均衡平稳,气流流线更均匀,各部位的风口直径将进行调整。
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为热风炉下部气流均配装置的剖视图。其中1—烟道分支管,2—环形气流通道,3—风口,4—托盘,5—蓄热室,6—连接圈,7—炉箅子,8—支柱,9—人孔,10—筋板,11—人孔,12—气室。
这套装置的主要结构请参看附图。其环形气流通道由托盘(4),炉箅子支柱(8),钢壳及其隔热砖、炉底板及其隔热砖构成。用于连通气室(12)和环形气流通道的风口(3)设置在环形气流通道壁上。
托盘(4)由钢板和筋板组成,焊接于炉壳上。
支柱(8)由耐火砖砌筑而成,支承炉箅子和蓄热室的重量,并构成环形气流通道的内壁。
其工作过程如下:热风炉送风时,鼓风从冷风支管经烟道分支管进入环形气流通道,再经风口进入气室。热风炉烧炉时,气室内的废气由风口经环形气流通道排入烟道。
这种装置结构简单,对以前的热风炉结构改动小,投资少,旧热风炉大、中修时即可改造。应用该装置后,热风炉的热效率和热风温度提高的效果都很显著。同时,该部位的耐火材料可节省40-60%,经济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宇,未经王正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1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型全浸浮子双向测力式液体密度测量仪
- 下一篇:可夜视的计算机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