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8212654.9 | 申请日: | 199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346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亮 |
主分类号: | B60R21/26 | 分类号: | B60R21/26 |
代理公司: | 长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炜 |
地址: | 0460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安全气囊 气体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保护装置。
目前,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保护装置多采用氩气,如“现代汽车SRS安全气囊原理及维修”一书中记载。首先将氩气压缩在储气器内,然后释放氩气充满气囊,以达保护目的,其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维修及安装均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它由触发器、击发器及气体发生器组成。结构简单,造价低,维修及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触发器、击发器及气体发生器组成。触发器的触发箱内装有牵引柱、牵引柱上套有触发簧,另一端螺纹配合一个触发套,触发套内装有触发柱,触发柱与牵引柱之间在触发箱内装有安全垫片。牵引柱一端固定钢丝绳一端,钢丝绳绕过滑轮另一端固定在扳机上端。击发器的撞针座固定在气缸体一侧,内装撞针及撞针簧。撞针座上部固定撞针座盖,内装扳机及弹簧钢片,扳机左端固定在撞针座盖上,扳机下端卡在撞针上部的扳机槽内。气体发生器的药筒固定在气缸体一侧的气缸腔左端,内装发射药,再装上药筒塞,药筒塞外端面上固定销钉。药筒底端装有火帽,火帽内装撞击火药,并与撞针头相对应。气缸腔的上端有一气口,将与保护气囊口连接。气缸体右端用螺纹连接一个安全阀体,安全阀体内装安全塞柱和安全簧,安全塞柱左端密封气缸腔右端的安全气孔,其柱身密封安全阀体上的安全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机动车辆驾驶员氩气保护装置相比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修及安装均很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内燃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触发器的触发箱6内装有牵引柱4,牵引柱上套有触发簧5,另一端螺纹配合一个触发套7,触发套内装有触发柱8,触发柱8与牵引柱4之间的触发箱6内装有安全垫片1,牵引柱4一端固定钢丝绳3,钢丝绳绕过滑轮2另一端固定在扳机18的上端。击发器的撞针座20固定在气缸体23的一侧,内装撞针21及撞针簧22。撞针座20上部固定撞针座盖17,内装扳机18及弹簧钢片19,扳机18左端固定在撞针座盖上,扳机18下端卡在撞针21上部的扳机槽内。气体发生器的药筒14固定在气缸体一侧的气缸腔左端,内装发射药15,再装上药筒塞13,药筒塞外端面上固定二个销钉12。药筒14底端装有火帽16,火帽内装撞击火药,并与撞针21针头相对应。气缸腔内右上端有一气口,将与保护气囊连接。气缸体23右端用螺纹连接一个安全阀体9,内装有安全塞柱11和安全簧10,安全塞柱11左端密封气缸腔右端的安全气孔,其柱身密封安全阀体9上的安全气孔。
使用时将触发柱安装在汽车的保险杠前,假若汽车行驶中遇到外力,外力撞击触发柱8达到一定程度,触发柱刺破安全垫片1,克服触发簧5的弹力,推动牵引柱4,牵动钢丝绳3,钢丝绳3绕过滑轮2,克服弹簧钢片19的弹力上提扳机18,扳机18的下端从撞针21上的扳机槽内脱出,撞针21在撞针簧22的作用下,撞击火帽16,使火帽内的火药发火,引燃药筒14内的发射药15,产生大量气体,将药筒塞柱13推开,气体迅速从气口进入保护气囊,以达保护驾驶员的安全。若药量过大,产生气体过多,气体可进入气缸腔右端的安全气孔,克服安全簧10的弹力,推动安全塞柱11右行,多余气体可从安全阀体的安全孔流出,确保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亮,未经郑晓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2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