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器无效
申请号: | 98212668.9 | 申请日: | 199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3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祥;杜会来;王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油田大正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4 | 分类号: | B60J1/04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郑祖芳,魏燕玲 |
地址: | 47313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门窗 玻璃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汽车门窗玻璃的升降器。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器,如东风EQ140玻璃升降器,主要由传动轴、制动簧、壳盖、联动盘、小齿轮、齿盘、连接轴、座板、平衡簧及主动臂和从动臂组成。其中制动簧靠与壳盖内壁间产生的摩擦力阻止系统动作,平衡簧用来平衡外力,使运动更均匀平稳。工作时人们通过手柄驱使传动轴及其上的联动盘、小齿轮转动,并带动齿盘及主动臂、从动臂工作,从而实现玻璃的升降。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左右门玻璃升降器通常是成套生产和使用的,它们在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平衡簧及主动臂和从动臂的安装位置不同,而制动簧的旋向都相同,要么均采用左旋弹簧,要么均采用右旋弹簧。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以及误差积累的影响,在实际生产检验中这种结构的玻璃升降器总有一个,或左门玻璃升降器或右门玻璃升降器,尤其是在主动臂和从动臂上升、平衡簧释放能量、传动轴驱动制动簧上头转动时,会大量产生跳齿、发响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现象,产品合格率很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大量减少跳齿、发响现象,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合格率的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器,包括左门玻璃升降器和右门玻璃升降器,主要由传动轴、制动簧、壳盖、联动盘、小齿轮、齿盘、连接轴、座板、平衡簧及主动臂和从动臂组成,其特征在于:左门的制动簧与右门的制动簧旋向相反,且在主动臂和从动臂上升、平衡簧释放能量时传动轴带动制动簧下头运动,相反时则传动轴带动制动簧上头运动。
采用上述方案的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器,通过改变部件的运动次序,改善了部件间的受力状况,减少甚至消除了系统摩擦力分布不均造成的影响,使得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合格率大幅度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左门玻璃升降器制动部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3为左门玻璃升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右门玻璃升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为左门玻璃升降器制动部分,由图可知,制动簧8、联动盘11及与联动盘11紧压接的小齿轮12一起装在带有扇形缺口凹槽的传动轴9上,并通过壳盖10和轴套13固定在座板1上。
参见图2,制动簧8呈右旋,它的上头14、下头15分别向内折,卡在传动轴9的扇形缺口凹槽中。静止状态下,下头15与传动轴9之间及上头14与联动盘11之间均有间隙s,其值可在1-9mm间。右旋制动簧8与壳盖10内壁靠弹力紧配合,其间产生的摩擦力阻止系统动作,当转动传动轴9时,右旋制动簧8在外力的驱使下收缩,并克服与壳盖10内壁间的静摩擦力而实现运动。
参见图3,与小齿轮12啮合的齿盘4呈扇形,并通过一端呈棱柱、另一端呈园柱且端头开有长槽的连接轴3与平衡簧2分别装在座板1的二个面上。主动臂7通过铆钉固定在齿盘4的一个边上。一头插在连接轴3端头长槽内,一头紧挂在座板1上的平衡簧2为平面蜗卷弹簧,当转动传动轴9,主动臂7和从动臂5下降时收缩并储存能量,相反则膨胀并释放能量,达到平衡外力,使运动更均匀平稳的目的。
从动臂5一端由开有滑动槽的连接件6定位在车门上,其中心与主动臂7中心铰接。主动臂7和从动臂5的自由端用于连装玻璃。
参见图4,右门玻璃升降器的组成与左门相同,但制动簧的旋向为左旋,且平衡簧及主动臂和从动臂的安装与左门相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油田大正实业公司,未经河南油田大正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2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塑料编织蚕网
- 下一篇:呼吸道及其它疾病治疗保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