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绳电控窗帘机座无效
申请号: | 98213343.X | 申请日: | 199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403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9-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曾文宇;曾紫潇;陈炳蓉;曾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国强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03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绳电控 窗帘 机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电控窗帘机座,特别是一种隐绳电控窗帘机座。
在公知的有绳窗帘机中,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通常的做法是用特定的金属轨将拉绳隐藏起来,这样,金属轨需开有直槽,以便挂接窗帘布走动。如中国专利号94238401.6和95228442.1所述的电动窗帘机均采用这种形式。但这种专设金属轨的制造相对复杂,成本增加,通用性也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其拉绳能避开正面视线并适于用普通管代替金属轨的隐绳电控窗帘机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在水平面转动的绳轮一侧的外壳上置有与窗帘管相套的接口,接口与绳轮的相对位置为:接口横向中心线与绳轮垂向轴心线为异面两直线,接口的横向中心线较之绳轮的垂向轴心线向前移出。接口内部及外后侧设有与走动拉绳相应的孔。这样,拉绳的前段从窗帘管内孔经过,后段则从窗帘管外后侧经过而被窗帘管挡住了正面视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是侧视图
参照图1、图2,外壳(1)内设有固接于外壳的电机(2)和沿水平面位置转动的绳轮(3),该绳轮将拉绳(4)置于一前一后的状态。绳轮一侧的外壳上置有与窗帘管相套的接口(6),接口与绳轮的相对位置为:接口(6)的横向中心线与绳轮(3)的垂向轴心线为正面投影相互垂直的异面两直线,前者于前(靠近正面视线),后者于后(远离正面视线)。两者之间的距离应使绕绳轮的前段拉绳和后段拉绳分别在窗帘管内孔和窗帘管的外后侧自如走动为宜。接口(6)的内部及外后侧开有与走动拉绳相应的孔(8)和(7)。
接口内孔(8)的侧面设有凸缘(5),便于窗帘管内套入接口时的轴向定位。接口(6)外缘与外壳相连,因而接口也可外套入较大的窗帘管。
由本机座与窗帘管和套在窗帘管的挂环组成的隐绳电控窗帘机,其前段拉绳穿过接口内孔(8)和窗帘管内孔,而牵引挂环的后段拉绳则穿过外后侧孔(7)并从窗帘管外后侧经过,它被窗帘管挡住正面视线不易被发现,从而达到隐绳效果、配套该机座的窗帘管可以采用市场易购的不锈钢管、铝管或铜管代替,管上不需开直槽,因而成本会降低,且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由本实用新型组成的电控窗帘机与无绳电动窗帘机相比,前者没有走动的电线。
本实用新型还可设遥控器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国强,未经曾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33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