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无效
申请号: | 98213392.8 | 申请日: | 199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2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平 |
主分类号: | E04H9/08 | 分类号: | E04H9/08;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薯类 保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薯类保鲜范畴。即是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
现有的薯类保鲜形式有多种多样。全地下窖式的散热性能差,通风供氧不足,坏烂严重,完好率达不到90%;半地下窖式的保鲜效果也极不理想,出现大量的坏烂现象,即使外加各种保温、降热机械设备,也同样达不到理想的保鲜效果;隧道式的造价高,施工慢、散热性能差,红薯进出困难。在地水多的地区,容易被水浸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贮量大,保鲜率高的薯类保鲜窖。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保鲜窖的四周有窖墙,窖墙较宽,墙体的一半左右在地下,一半左右在地上。保鲜窖的中间有若干个分窖墙,将保鲜窖分为若干个分窖,分窖内底部有排水通氧沟,每个分窖有一个门,窖门前面有挡风墙,挡风墙与窖门所在的前墙之间形成一个进出运输的通道,通道底部也有排水通氧沟,且与各分窖底部的排水通氧沟相连。窖的前后墙和挡风墙对应处开有采光通风散热窗,窖顶为人字形或平顶,各分窖顶上开有排热灭窗。保鲜窖的右边有管理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就地取材、建造快、造价低、易推广。保鲜过程中,不需任何加热降温机械设备,保鲜费用低,保鲜效率接近100%,保鲜物色泽鲜颜,保鲜物进出窖方便。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果蔬的保鲜。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的基部示意图。
图2是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的地而部分正面示意图。
图3是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的地而部分左侧示意图。
图4是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的地面部分右侧示意图。
如图1所示,半地下式薯类保鲜窖有窖墙,整个墙由前墙(1)右侧墙(2)后墙(3),左侧墙(4)所构成。窖墙较宽,约一半在地面上,一半在地面下。分窖墙(6)将保鲜窖分为若干个分窖。分窖底部砌有0.3米×0.5米的排水通氧沟(7),每个分窖有窖门,门上挂有保温被。窖门前面有挡风墙(5),挡风墙(5)与窖门所在的前墙(1)之间距离1.5米,从而形成一个进出运输通道(8)。以便保鲜物的进出。通道(8)底部也砌有0.3米×0.5米的排水通氧沟(9),且与各分窖底部排水通氧沟(7)相连。
由图2、图3、图4所示可知,窖顶(10)为人字形结构,即是用人字形梁架,放置在窖前墙(1)和后墙(3)上,然后再用木形条或水泥形条搭在梁架上面,再将塑料薄膜铺在形条上,薄膜上而再铺卢苇0.5米厚,然后再用泥巴抹一层,泥巴上面再铺草0.3米厚,再用泥巴抹一层,最后铺瓦。窖顶(10)上对应每个分窖,开有排热天窗(11)。存窖前墙(1),后墙(3)和挡风墙(5)的每个分窖对应处,开有采光通风散热窗(12)。管理房(13)在保鲜窖的右边,管理人员由管理房(13)的房门(14)进入,然后再由通道(8)进入各个分窖,即可开展保鲜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平,未经张春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3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活塞环
- 下一篇:单缸蒸发式柴油机的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