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自动成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13801.6 | 申请日: | 199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6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仁;何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0 | 分类号: | B65H5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是一种电缆自动成圈装置,属于包装机械领域。
小规格电线,电缆的搬运是将电缆绕成圈型线包并用塑料或麻布包装好。目前电缆成圈制作是用手工方式将电缆缠绕在固定盘架上。这种缠绕的圈型电缆排列不整齐,电缆又很难从盘架中取出,并且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很容易造成局部挤压损坏。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自动成圈装置,克服上述不足,可使电缆均匀紧密地排成圈型,且线圈很容易从绕线轮盘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缆自动成圈装置,在平台箱体内装有电机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动盘安装在传动轴上,锥形内盘在转动盘上面并和转动盘连为一体。绕线转轮由三块互成120°的绕线板构成,其下端板与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绕线板底部内开有沟槽,沟槽内放置有弹簧,绕线板下端面与锥形内盘相接触。绕线板上端通过活动铰联连在线端盘上。线端盘上端有一固定圆杆,固定圆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线端盘,在线端盘内同心轴圆杆的底端铆有销柱,它穿过锥形内盘和转动盘插入在传动轴内的长槽内,在固定圆杆上装有脱盘机构,脱盘机构安装在Ⅱ型支架上。同时在绕线转轮的侧面还有排线杆,排线杆上端的输线器内有输线孔,电缆穿过输线孔缠绕在绕线转轮上,排线杆穿过平台箱体,其下端连接在光杆排线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绕线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具体说明:
一种电缆自动成圈装置,在平台箱体7内装有电机1,在小皮带轮2和大皮带轮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转动盘5安装在皮带轮3的转动轴4上,锥形内盘9在转动盘5上面并和传动盘5连为一体。传动轴4通过轴承14与平台箱体7连接。绕线转轮16由三块互成120°绕线板6构成,其下端板与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在绕线板6底部内开有沟槽17,沟槽内放置有弹簧15,使下部连为一体。绕线板6下端面与锥形内盘9相接触,这样绕线板6下端面沿锥形内盘9进行移动时,可以改变绕线转轮16的内径大小。绕线板6的上端通过活动铰联连在线端盘8上。在线端盘8的中央有一固定圆杆10,固定圆杆10通过轴承14活动连接线端盘8,在线端盘8内有同心轴圆杆10′,固定圆杆10′的底部铆有销柱18,它通过锥形内盘9和转动盘5插入在传动轴4的长槽内,固定圆杆10的上装有脱盘机构。
脱盘机构中的滑套12是套在固定圆杆10的圆柱体上,固定圆杆10的圆柱体开有齿条,连在滑套12的蜗轮13与齿条相啮合,滑套12安装在Ⅱ型支架11上,Ⅱ型支架固定在平台箱体7上。
在绕线转轮16的侧面还有排线杆21,排线杆21上端的输线器内有输线孔,电缆20穿过输线孔缠绕在绕线转轮16上。排线杆21穿过平台箱体7,其下端连接在光杆排线器22上。光杆排线器22内的螺杆是多头螺纹,在多头螺杆上端连有皮带轮23,通过皮带连接在传动轴4上的皮带轮24,这样皮带轮的转动,可以使排线杆21上下位移,实现电缆20均匀紧密地缠绕在绕线转轮16上。
电机1的转动,可使大皮带轮3和皮带轮24的旋转,实现绕线轮16的转动,同时可使排线杆21的上下位移,电缆20能均匀紧密地自动缠绕在绕线转轮16上。当电缆绕满时,电机1停止转动,这时驱动脱盘机构的蜗轮13使固定圆杆10上升,带动绕线盘上升使内圆杆底部销柱18脱离传动轴4,同时绕线板6下端面沿锥形内盘9上升的同时又受到板沟槽内弹簧15作用,使绕线转轮16内经缩小,使绕线转轮逐渐脱离线包,固定圆杆10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绕线转轮将脱离线包,这样被缠绕成圈型的电缆线包很容易搬出。
该装置还有计米器和火花检测器,利用计米器可以精确测出所绕线包的电缆长度;利用火花检测器可以校验出通过电缆的外保护套绝缘效果,一旦发现问题可随时停机,从而获得优质的电缆线包。
该装置能自动将电缆缠绕成圈型,均匀紧密不松驶。线圈绕满后,又十分方便地从绕线转轮中取出,大大减轻了工人们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3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