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翼型止水带无效
申请号: | 98214195.5 | 申请日: | 199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6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蔡为武;蔡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朝明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水***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翼型 止水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建设领域,是涉及一种水电建设中大坝防止漏水的止水带的改进。
目前为防止大坝漏水通常在大坝横缝的上游侧采用铜片止水,下游侧采用塑料止水带,中间设排水管,较小的建筑物通常只一道塑料止水带。铜片止水存在价格高,安装、头多,焊接困难,易被碰撞破损,现在广泛使用的651型止水带,中间为外径27mm,内径17mm的圆管,连接水平二翼厚7mm,各带3条肋和楔形尾部。由于中间圆管刚度较大而不易变形,在混凝土接缝变形时,二翼承受相当大的拉力。由于塑料、橡胶等材料的泊桑比接近于0.5,即在受拉时体积不能增大,二翼板厚将随着变薄而与混凝土脱开,因此仅有肋条和楔形尾部与混凝土紧贴而保持止水功能。经过多次反复变形后,止水带将被破损,导致大坝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能有效地适应混凝土接缝变形的新型斜翼型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斜翼型止水带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止水带中部为开口的倒U字或Ω字型环形体,在环形体上连有二斜翼,二斜翼间夹角为120°-170°,二斜翼尾部呈楔形,并在二斜翼上连接多条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变形刚度小,可适应三向各约10mm的开合和错位,并使二翼不再承受拉力,因此二翼不致于产生变形与混凝土脱开,能长期保持止水作用。中部开口很易嵌固于模板上,保证不致偏移错位。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中间开口宽仅4~5mm,极易用薄板条、胶带堵塞,或用水泥沙浆封堵。混凝土收缩时则形成与缝面连通的管道,可作为排水管,以便将通过止水缺陷的漏水排除。需要时还可从此管道进行压力灌浆,以便封堵止水带附近蜂窝混凝土缝或未粘着的缝隙,弥补施工的缺陷。如设二道止水,则对上游止水的中心管道灌浆,保留下游止水的管道留作排水。二翼做成一定的斜度,便于在作为水平止水时浇筑二翼下部的混凝土,易于保证浇筑质量。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在图1中表示斜翼型止水带的中部位置加工成开口的环形体1,二斜翼3与环形体1相连,并在斜翼3是加工有多条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朝明,未经蔡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4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