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手控器无效
申请号: | 98216870.5 | 申请日: | 199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5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秋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秋金 |
主分类号: | B60L15/30 | 分类号: | B60L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4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的手动控制装置,属电动车控制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动车均需手脚并用驾驶,对于初学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腿部残疾人来说驾驶是困难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电动车的行车、刹车和停车完全手控的电动车控制器,从而达到操作完全手动且十分简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动车手控器,包括壳体(5),其特征在于:壳体(5)内设置有通过定位轴(2)与其连接的操纵杆(1)和可与操纵杆(1)侧壁上的触点(4)相接触配合的刹车传感器(7)和调速传感器(8),操纵杆(1)底端设有刹车线连接装置,操纵杆(1)上部为管状结构并固连有控制手柄(11),控制手柄(11)内具有与弹簧(10)连接并可按压的按健(12),按键(12)在控制手柄(11)与操纵杆(1)的连接开口处设置有一坡面(14),坡面(14)与操纵杆(1)管腔内的驻车定位杆(9)一端接触,驻车定位杆的另一端为定位棘爪(15)并从操纵杆(1)侧壁开孔伸出,操纵杆(1)的管腔底端具有定位弹簧(3)并与驻车定位杆(9)的定位棘爪端接触,在壳体(5)内还固接有驻车定位板(6),驻车定位板(6)上具有可与定位棘爪(15)相嵌合的齿槽(16)。刹车传感器(7)和调速传感器(8)分别固定设置在驻车定位板(6)上,在驻车定位板(6)的刹车传感器(7)一端的端面上设置可与定位棘爪(15)相配合的齿槽(16)。调速传感器(8)为电阻膜,刹车传感器(7)为导电刹车触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行车、刹车及停车功能集操纵杆于一体、仅靠一只手即可控制,控制动作极其简单,无须手脚配合,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也使电动车辆的结构简单化。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省略操纵杆(1)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6是触点(4)与导电刹车触板(7)、电阻膜(8)构成的电路原理图。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车传感器(7)采用导电刹车触板,调速传感器(8)采用电阻膜。壳体(5)上通过定位轴(2)固连有操纵杆(1),操纵杆(1)可绕轴(2)摆动,操纵杆(1)为上空下实结构,下部实心体底端设置的刹车线连接装置采用刹车线孔(13),用以连接刹车线,上部管腔端头固接有中空结构的控制手柄(11),在控制手柄(11)的腔体底端设置有弹簧(13),弹簧(10)的另端连接有可按压的按键(12)。按键(12)在控制手柄(11)与操纵杆(1)的连接开口处设置有一坡面(14),坡面(14)与操纵杆(1)上部腔内的驻车定位杆(9)一端接触。驻车定位杆(9)设置于操纵杆(1)的上部管腔内,另一端为定位棘爪(15),定位棘爪(15)从操纵杆(1)侧壁上设置的方孔伸出,操纵杆的中空腔底端还设置有定位弹簧(3)并与驻车定位杆(9)的定位棘爪(15)端接触。在操纵杆(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触点(4),可与导电刹车触板(7)与电阻膜均固定设置在壳体(5)内,互相绝缘,它们的位置正好与操纵杆(1)的触点(4)相配合。当操纵杆(1)绕轴(2)摆动时,触点(4)可分别与导电刹车触板(7)和电阻膜(8)相接触。在壳体(5)内还设置有驻车定位板(6),驻车定位板(6)上设置有与驻车定位杆(8)上的定位棘爪(15)相配合的齿槽(17)。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刹车触板(7)固定于驻车定位板(6)的一端,另端固接电阻膜片(8)使操纵杆(1)摆动时其侧壁上的触点(4)能够与导电刹车触板(7)和电阻膜(8)相接触。驻车定位板(6)与定位棘爪(15)相接触的端面是与操纵杆(1)摆动时定位棘爪(15)运动轨迹相配合的弧面,在弧面的导电刹车触板(7)的一端开有若干个齿槽(17),一般采用1-3为宜,本实施例采用2个,此种设置可保证在操纵杆(1)摆动时,驻车定位杆(9)在定位弹簧(3)的作用下,其上的定位棘爪(15)遇到齿槽(16)时可自动嵌合。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参见图6,电阻膜(8)通过导线的a、b端与电动车原有的电子调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导电刹车触板(7)通过导线与刹车灯电路相连接,触点(4)的连接导线可分别与上述两个电路相连接。
当推拉操纵杆(1),其上的触点(4)与电阻膜(8)接触时,电动车电子调速电路接通,随着触点(4)在电阻膜上的移动,电阻值随之变化,实现电信号的变化,通过导线传递给车内的电子调速电路,实现车辆的加、减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秋金,未经吴秋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68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