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按摩增视仪无效
申请号: | 98217590.6 | 申请日: | 199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464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刚;刘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毅刚;刘毅波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按摩 增视仪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眼科治疗仪,特别是涉及一种用磁化药物导入、眼睛穴位振动式按摩来增进或恢复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患者视力,以及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的医疗保健装置。
按摩是我国传统的医术精华,也是现代医疗主要物理疗法之一。振动按摩增视仪,是通过刺激人体眼睛有关穴位,促进经络疏通、气血运行,恢复晶体弹性、调动机体的自然抗病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眼睛疾病的目的。再辅以对症中药制剂眼药水的磁化导入,使眼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目前,世界各国对视力的矫正和眼病治疗的成功方法主要是:
对近视眼的治疗,一是配戴凹透镜眼镜,调节视物成像于视网膜上。配戴近视镜后,不能阻止近视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近视不断加重,视网膜拉薄将形成视网膜变性、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造成失明。二是用理疗仪和近视治疗仪治疗近视眼,据了解,目前应用的这些仪器治疗眼病的机理,都是在于缓解眼肌痉挛或兴奋视神经细胞,对眼轴的长短并无改变。这种治疗方法,对由眼肌睫状肌紧张引起的假性近视,可以一时缓解,而对于由眼轴变长的真近视,只能一时兴奋视神经细胞,暂时提高视力,不能持久。三是采用角膜放射状切开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削薄术治疗近视眼。这种减少角膜的曲率半径,缩短眼轴前后径(即眼轴)的方法,其效果是确切的,但由于不能阻止近视的日后发展,而且术中、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又因费用太高不能广泛地推广应用。
对远视的治疗。远视眼多为眼球的前后轴短,看近看远均不清楚,久而久之视网膜功能减退,视神经活性低下,变成弱视。一般采用配戴凸透镜眼镜矫正,使视物成像于视网膜上,可见对远视的根本治疗仍然在于使眼轴变长。
对散光的治疗。散光眼是由于角膜弯曲度两个轴方向屈光力不相等,即眼球变形,光线通过两个垂直的轴后,在眼内形成一个或两个焦线而不是焦点,因而视物模糊。故散光的治疗应该使角膜弯曲度各个子午线的屈光力相等,才是有效的方法。据了解,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远视、散光的仪器应用和可行性手术方法。
对弱视的治疗。弱视是指眼无器质性病变或有器质性病变及屈光异常,但其视力减退与病变不相适应,视力低下。因镜片不能矫正到正常,易造成斜视,是比较严重的眼病,是近20年来眼科界致力研究解决的课题,我国弱视发病率2.94%,而且有增加的趋势。当前用于治疗弱视的后像灯、光栅等弱视治疗仪,仅兴奋视细胞,视力一时提高,停止治疗视力多有反弹而回落,因为大脑对视觉的抑制没有消除,而且屈光不正(眼轴异常)没有解决,光线不能集焦到视网膜,视细胞缺乏适当的光刺激不发育或功能减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磁化药物导入、穴位振动按摩为一体的综合增视新疗法的医疗保健装置。使持续痉挛的睫状肌松弛、晶体复原、恢复弹性,眼轴长短复原,从根本上治疗近视、远视、弱视、散光、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
本发明是这样构思的:根据当代医学研究证实,人和某些动物的眼球,都存在着潜在的屈光调节系统,并具有使屈光状态趋于正常的倾向,如何激发该系统充分发挥作用,是本发明的根本出发点所在。其机理是根据磁疗可以明显地提高细胞乙酰胆碱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含量,有效地解除睫状肌和眼肌的痉挛,在磁场的作用下,药物被磁化,带不同电荷的药物离子分别由A穴向B穴运动,输送营养、兴奋视神经、视细胞、激活潜在的自身屈光调节系统,发挥屈光调节作用,使眼睛的屈光状态恢复正常。另外,经过对近视、远视、散光、弱视患者眼球持续有节律的相应穴位按摩,疏经活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逐渐缩短近视已变长的眼轴对远视促进眼轴变长,促进眼球发育;对散光的两个眼球角膜曲率半径趋于一致,改变眼轴长度,从根本上提高视力,使视力稳定、无反弹。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对眼药水磁化导入、眼睛穴位振动按摩,是由电源驱动的磁极极性相反并能作间歇式(或连续)振动的两个按摩头完成的;按摩头由定时器和间歇式振动线路板串连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进行自动控制,作定时、间歇式(或连续)振动。其具体结构如附图1、2所示,它是由电源1、自动控制装置2和按摩头3三部份由导线11连接构成,在2个按摩头3与电源1并连回路中串连自动控制装置2,控制电源向按摩头作连续或间歇式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毅刚;刘毅波,未经刘毅刚;刘毅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7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