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压电缆终端头无效
申请号: | 98218242.2 | 申请日: | 199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42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维枢 |
主分类号: | H01R11/00 | 分类号: | H01R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压 电缆 终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压电缆终端头。
目前,国内、外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终端头为充油瓷套电缆头。即在电缆绝缘外套上应力锥,再装上瓷套,密封后充满硅油或其它绝缘介质。该终端头容易渗漏,不仅污染环境还不利于防火、防爆。随着环境的恶化,污闪事故也常有发生,单靠增大爬距也不能解决污闪问题,而且该电缆终端头体积大,重量重,价格贵,国产率低,大部分需要进口,一只国产的110kV电缆终端头约需5万元,进口的约需8-10万元。
利用一短段交联聚乙烯电缆制成高压穿墙套管的技术早已公开,制作时全部剥去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外护套、金属接地屏蔽层、半导电屏蔽层后,将两端露出的导芯压接在接线端子中,然后在电缆绝缘表面沿轴向用绝缘材料固定若干个金属电容屏构成沿面均压结构,并用有机绝缘外护套紧固其外。但将这方法应用于电缆终端头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电缆一般长达几十米到几公里,运行后,电缆绝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与接线端子间会产生较大空隙,连接接线端子与第一个金属电容屏的等位体可能会错位或脱开。另外,与套管不同的是在制作电缆终端头时,仅仅剥去一定长度的外护套、金属接地屏蔽层及半导电屏蔽层,这就存在着如何将末级金属电容屏与半导电屏蔽层、金属接地屏蔽层及外护套紧固及电连接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不漏油,免维护,价格低的新型高压电缆终端头。
该新型高压电缆终端头,包括接线端子1、导芯8、电缆绝缘层14、电容屏层、外护套4、伞裙2、接地引线6,所述的电容屏层是在电缆绝缘层外沿轴向用绝缘材料固定若干个相互绝缘的锥状金属电容屏,从第一屏到末屏相互叠套,屏长逐个增加,其特征在于压入接线端子1中连接导芯8与第一个金属电容屏12的等位体10是具有一定预留长度的导电体,在电缆终端头根部的末级金属电容屏19与半导电屏蔽层17、金属接地屏蔽层18通过导电或半导电层15紧固相连,并从金属屏蔽层18上牢固引出接地引线。在电缆终端头根部的半导电屏蔽层17与其被刮去部分的边界处用导电或半导电材料制成光滑的附加边缘16。在倒数第二个金属电容屏20上可引出一个供测量用的引线5。其外护套4及伞裙2采用防老化、抗紫外线、抗电弧的憎水性有机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该电缆终端头无油、无瓷,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一只110kv电缆终端头只需3万元左右;
2.运行维护工作量小,现场施工较简单,沿轴向固定的电容屏层强迫电压分布均匀,改善了沿面电压分布,大大提高了电缆终端头的闪络电压和击穿电压;
3.由于在电缆终端头根部的半导电屏蔽层与其被刮去部分的边界处用导电或半导电材料制成光滑的附加边缘,提高了电缆终端头的绝缘水平;
4.有机绝缘材料的外护套和伞裙具有防老化、抗紫外线、防污闪的良好性能;
5.可套装处于地电位的电流互感器,价格便宜,少占空间,其精度可达到0.2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示意图
图中:
1——接线端子 2——伞裙
3——地界标志 4——外护套
5——测量引线 6——接地引线
7——电缆 8——导芯
9——密封胶 10——等位体
11——耐油胶 12——第一个金属电容屏
13——外包绝缘带和自粘带 14—电缆绝缘层
15——导电或半导电层 16——附加边缘
17——半导电屏蔽层 18——金属接地屏蔽层
19——末级金属电容屏 20—倒数第二个金属电容屏
如图1、2所示,在电缆的终端根据电压等级的高低,确定剥去的电缆PVC外护套及金属接地屏蔽层的长度,端部剥去一小段电缆绝缘露出导芯8,将导芯8插入接线端子1的内孔中,同时固定好等位线10再用压力机压紧,然后按图2所示的位置刮掉电缆终端头根部的半导电屏蔽层17,勿划伤电缆的绝缘层14,并保证绝缘体表面尽可能光滑,在电缆端部制作第一个金属电容屏12,并与等位线10牢固联接,等位线为软导线,其长度要留有一定的裕度,第一个金属电容屏外包半导电自粘带及绝缘带,达到设计要求后沿电缆向后敷设第二屏,绝缘层,第三屏,绝缘层……至倒数第二屏20,在其根部用金属线绑扎若干圈并引出接线作为测量用引线5(运行时测量引线与接地引线相连),在包制末层金属电容屏前先在半导电屏蔽层17与其被刮去部分边界处包贴导电的箔或半导电材料,构成光滑整齐的附加边缘16后再制作末级金属电容屏19,将接地引线6用铜线或强力弹簧绑扎在金属接地屏蔽层18上,用导电或半导电材料15包裹并连接末级电容屏19、半导电屏敝层17、金属接地屏蔽层18,最后在整个制作好的电缆终端头外部包裹绝缘带和自粘带13,并在端部填充密封胶9、耐油胶11,最后用热缩管作外护套4,用热缩裙作伞裙2。电压等级为66KV的电缆终端头,金属电容屏的个数为17,第一屏的长度为200mm,末级电容屏的长度为500mm,沿电缆绝缘层表面均匀布置,金属电容屏间的绝缘厚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维枢,未经黄维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8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