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阻气结构的密封罐瓶塞无效
申请号: | 98218676.2 | 申请日: | 199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24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发明(设计)人: | 巫茂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9/16 | 分类号: | B65D39/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文琦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构 密封罐 瓶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塞,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阻气结构的密封罐瓶塞,有防渗漏、防溢散的功效。
密封保鲜罐的保鲜原理是利用真空抽气棒配合密封瓶盖或瓶塞将容器内的空气抽出而实现的,密封瓶盖或瓶塞上的气体止回结构有阻绝空气的作用。在使用或食用密封保鲜罐内物品时,需要按压释气元件以开启容器瓶盖或瓶塞。传统使用的保鲜罐体瓶盖如图1中所示,包括瓶塞本体101,于该瓶塞本体101下方设置塞头102,塞头102的外缘上设有数个凸环体103。将塞头102插入容器的瓶口中,抽气后依靠瓶塞本体101的下缘与容器瓶口104间的密合作用而形成密封。但是,当有外力扳动瓶塞本体时,该密合处极易漏气,从而影响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阻气结构的密封罐瓶塞,可确保密封罐的真空密封效果达到最佳,并可从外观上观察到其真空密合程度,且当气体进出于罐体时可产生缓冲作用,以避免罐内物品因释气时的压力太大而四溢,影响环境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阻气结构的密封罐瓶塞,包括有瓶塞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托杯、缓气单元和按压单元;所述的瓶塞本体是上大下小且呈漏斗状的软质塞体,其上端漏斗部内缘设置有凹陷的环沟和在中央部位突设锥状环座,锥状环座上设有贯通漏斗部下端塞头的气孔,漏斗部与塞头部交接处的外缘上环设有大阻叶瓣;所述的托杯呈杯碗状,托杯的外周缘上设有凸环,托杯中央镂设有圆孔;所述的缓气单元包括有海绵环体和钉扣,所述的钉扣下方是圆盘状,于圆盘中央向外延伸设置十字形交错的钉体,钉体的外侧面上设有锯齿状倒勾;所述的按压单元包括有按座和压片,按座的中央镂空设有按柄,按柄连接弯折的压柄;托杯配合在瓶塞本体上端的漏斗部内,托杯上的凸环嵌入瓶塞本体上的环沟内,瓶塞本体上的锥状环座露出在托杯的圆孔上,所述钉扣的十字钉体穿过海绵环体并扣入瓶塞本体塞头的气孔中,所述的压片及按座顺次设置在托杯内的锥状环座上方,压柄可接触压片。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罐瓶塞,将瓶塞本体下方的塞头塞入瓶口内后进行抽气,当瓶内气体被抽出后,处于瓶口上的大阻叶瓣将会因瓶内的真空吸力而部分下陷入瓶口内变形成波浪状,产生强大的密合效果,不会因瓶塞本体受外力的扳动而漏气;此外,在压片与锥状环座间还可产生密封阻气效果,且可从大阻叶瓣的外形变化来辨识密封罐是否有漏气或密合;而设置的缓气单元可使气体在进出密封罐时产生缓冲效果,避免罐内物品四处溢散,实现最佳密封保鲜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传统的瓶塞本体及释气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密封罐瓶塞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密封罐瓶塞的组合结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密封罐瓶塞释气元件的释气作用示意图
图5是真空抽气时的密封罐瓶塞状态示意图
图6是真空抽气后密封罐瓶塞各部件间的紧迫状态示意图
图7是真空抽气后的大阻叶瓣外形示意图
图1说明前已述及,不再赘述。
参见图2、图3,分别示出具有阻气装置的密封罐瓶塞的分解结构及组合结构。包括有瓶塞本体1、托杯2、缓气单元3及按压单元4。
瓶塞本体1是一上大下小呈漏斗状的软质塞体,其上端是漏斗部11,下端是塞头12,两者交接处的外缘处环设有大阻叶瓣12a,在塞头12塞入容器200的瓶口200a内后,可有效实现阻气。瓶塞本体1上端漏斗部11的内缘处形成有凹陷的环沟11a,其中央部位隆凸出锥状环座11b,并有气孔11c向下贯通塞头12。
托杯2呈碗杯状,与瓶塞本体1上端的漏斗部配合,托杯2的外周缘上设有凸环21,恰可嵌入漏斗部11的环沟11a内,托杯2中央镂设有圆孔22,恰可使瓶塞本体1的锥状环座11b上露。
缓气单元3包括海绵环体31和钉扣32,钉扣32的下方形成有圆盘321,于圆盘321的中央处向上延设十字形交错的钉体322,钉体322的外侧形成有锯齿状倒勾,在其经海绵环体31穿套入塞头12的气孔11c内时可产生强大的附着力。
按压单元4包括按座41及压片42,按座41的中央形成一镂空且可向下压动的按柄41a,按柄41a同时连接一向下弯折的压柄41b,恰可触及压片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源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8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