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双筒提升机无效
申请号: | 98219220.7 | 申请日: | 199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78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7 |
发明(设计)人: | 袁保林;孙连仁;李晓峰;阳龙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保林 |
主分类号: | B66D3/12 | 分类号: | B66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60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双筒 提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提升设备,主要是针对双筒提升机只能作单绳提升方式转变为多绳提升方式,用于在竖(立)井提升或下放重物。
矿井提升设备是采矿业的重要设备。主要担负垂直运输任务,是采矿业运输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在竖(立)井提升中,普遍使用的设备有两大类:一为双筒提升机作单绳提升;一为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作多绳提升。而后者多用于深井且为大中型规模的矿井。双滚筒提升设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两个被同时驱动的同轴滚筒、两个驱动滚筒各缠绕一根钢绳(缠绕方向相反)、两根钢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提升容器相连接(双容器提升),或一根与提升容器相连接,另一根与平衡锤连接(单容器带平衡锤提升)和两根钢绳需要在井架上各配置一个导向轮。双筒提升机目前按生产能力大小已分级定型。选提升设备的主要依据,一是满足钢绳所承受的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张力差;一是滚筒容绳量必须满足提升高度的需要(特别在竖(立)井提升人员时,要求单层缠绕尤为突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第一、把双筒提升机只能作单绳提升改变为多绳提升方式,由于钢绳较细,使滚筒单层缠绕的容绳量增加而提高了单层缠绕的服务提升高度,并使其具有多绳提升的优点;第二、有效地减少提升机承受的钢绳最大静张力。总之,使提升机选型尽可能“降级”(即按传统设计需选用φ3.5m而可选用φ3.0m甚至选用φ2.5m提升机),达到节省投资减少年经营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在竖(立)井中,使用双筒提升机(见图1和图2),是由两个同轴驱动滚筒(1)、两个同轴驱动滚筒(1)分别缠绕的一根较细的下出绳钢绳(6)和一根较细的上出绳钢绳(5)、两根下出绳钢绳(6)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提升容器(8)、两根上出绳钢绳(5)另一端连接一个提升容器或一个平衡锤(9)、两根下出绳钢绳(6)在井架上所需的两个较小的导向轮(3)、两根上出绳钢绳(5)在井架上所需的两个较小的导向轮(2)。在这里两个导向轮(3)和两个导向轮(2)为双层水平错开布置,其水平错开距离等于提升容器(8)和提升容器或平衡锤(9)的中心距,而且提升中心线重合于提升容器(8)和提升容器或平衡锤(9)的中心连线及其延长线上。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提升容器或一个提升容器和一个平衡锤均由两根较细的钢绳悬吊着的二绳式多绳提升,使滚筒单层缠绕的容器量增加(即增加服务的提升高度)。
为了减少提升钢绳最大静张力,在井架上增设第五导向轮(4)、活搭在第五导向轮(4)上的钢绳(7)一端与提升容器(8)连接,另一端与提升容器或平衡锤(9)连接。第五导向轮(4)布置在两个导向轮(2)的下方正中间位置上,导向轮(4)直径应等于提升容器(8)和提升容器或平衡锤(9)的中心距,钢绳(7)的两端分别与提升容器(8)和提升容器或平衡锤(9)相连接,其位置分别在两钢绳(6)和两钢绳(5)的正中间。这样又形成了两个提升容器或一个提升容器和一个平衡锤均由3根钢绳悬吊着的三绳式多绳提升。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竖(立)井提升,应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对双筒提升机提升的配置形式加以改变,使其由单绳提升转变为多绳提升方式,不仅提高了提升的安全度,而且也增加了钢绳单层缠绕的服务提升高度;
(3)本实用新型在井架上增设第五导向轮和第五根钢绳,有效地减少了作用在提升机上的钢绳最大静张力;
(4)本实用新型改善井架受力状态,简化竖(立)井安全设施;
(5)本实用新型使提升机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有效地达到提升机选型“降级”,相应地节省电力和降低了提升机房检修吊车规格,收到节省建井和设备投资,减少年经营费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下面为非限定性实施例(见1图和图2),说明双筒提升机在竖(立)井提升中,新的配置形式与传统配置形式在设备选型方面的比较(见附表)。
双筒提升机传统与新型配置比较表 附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保林,未经袁保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19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