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溢滴瓶塞无效
申请号: | 98220177.X | 申请日: | 1998-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205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亚东 |
主分类号: | B65D47/40 | 分类号: | B65D47/4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中南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溢滴 瓶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由容器(瓶、缸、筒等)内向外倾注时,其出口处有溢滴泄漏现象的防溢滴瓶塞。
通常从容器中向外倾注液体时,尤其是液体粘稠度较大时,总有多余的溢滴泄漏在外,不仅浪费不卫生,而且对有毒害、有腐蚀性或易燃液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使泄漏液回收瓶内的防溢滴瓶塞。
本实用新型是对已有容器旋塞(盖)的改进,专门设计与旋盖密配的瓶塞口是一个内腔孔基本为凸形的导流口,且以间隔板为界上下分别为圆环腔形的回流腔和瓶颈腔的异形结构体,并在底部为斜面的回流腔的最低处设有一个与容器相通的回流口,使漏液回收至容器。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瓶塞口结构剖视图。
图2.瓶塞口结构俯视图。其中:1.导流口,2.回流腔,3.回流口,4.定位键,5.瓶颈腔,6.螺纹。
本实用新型由瓶塞口和与其密配合的旋塞(盖)两部分组成。图1、图2为瓶塞口的结构视图,旋塞因结构简单而省略。上述瓶塞口结构:有一内腔孔为凸形的导流口1(出口部有一斜度),且以间隔板为界上下分别为圆环形的回流腔2和瓶颈腔5的异形结构体,底部为斜面的回流腔2的最低处有一个与容器相通的回流口3,其尺度宜小以保证回流的液体能流回容器即可,也兼有通气孔的作用,使液体向外倾注时平稳流畅,回流腔2的外圆筒壁上设有可与旋塞相配合的螺纹6,回流腔2和导流口1也由旋塞内塞密封,以防搬运时泄出。截面为耳状的瓶颈腔5则与容器出口外缘紧密配合(可以改变瓶颈腔5的形状,以适用于各类容器出口之用),其端部内突起的止口有固定密封作用。
考虑到瓶塞口与容器采用自动化装配时定位之用,在瓶塞口外缘离回流口3最近处设有一定位键4。上述结构成模后可用塑料工艺一次成型,设计合理,成本低,特别适合于盛装有毒害、有腐蚀性及粘稠度较大的液体容器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亚东,未经朱亚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0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