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温急救帽无效
申请号: | 98221142.2 | 申请日: | 1998-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3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君;杜敦芳;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市盛景轻钢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威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3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控温急救帽。
我们知道,对脑出血和持续高温的危急患者应及时降低其头部温度,阻止病情发展,赢得治疗时间,现有降低头部温度装置一般采用冰帽,如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发明的“医用头部降温装置”,专利号为91211049,该装置设有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形成降温室,其形似头盔,一侧敞口,患者的头部由此放入,外壳体设在内壳体周围,外壳体内侧可设有保温层,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冰槽,使用时将患者的头部放入内壳体内,在冰槽内放入冰块,由冰块将内壳体内的温度降低,以达到为患者头部降温的目的,这种头部降温装置的不足是使用不方便,降温室内的温度不易控制,很难达到病人需要的最佳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降温速度快且可根据不同患者自动控制温度的控温急救帽。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控温急救帽,设有外壳体、内壳体、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内壳体与保温层之间设有若干个制冷板,制冷板一面与内壳体相连接,另一面与散热板相连接,散热板设有装有导热介质的冷却套,冷却套经导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制冷量,制冷板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半导体制冷块叠加在一起进行制冷,导管可通过连接管与设在控温急救帽外的泵和散热器相连接,内壳也可以制成梳齿式的散冷片以有利于冷的传导。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导冷在内,散热在外,大大有利于冷和热的分离,具有散热、导冷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不同患者调节内壳温度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种控温急救帽,其由外壳体1、内壳体3、保温层2组成,在内壳体2与保温层3之间的五个方向均设有制冷板7,制冷板7采用两个半导体制冷块叠加而成,以增加制冷量,加快冷、热传导,制冷板7的一面与内壳体3相连接,另一面与散热板6相连接,散热板6设装有导热介质的冷却套8,冷却套8内装有冷却介质水,五个制冷板7外侧的五个冷却套8经导管5相连接,导管5通过连接管19与设在控温急救帽外的泵21、散热器20相连接,为使内壳体2内的冷凝水排出,在内壳体2下方设有排水管9,为控制调节内壳体2内的温度,在帽体上可以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显示操作盘4。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接通电源11,在单向可控硅12作用下,由两半导体制冷块叠加在一起组成的制冷板16工作,导冷板17将制冷板19的冷传导于内壳体内,散热冷却套18、导管19、泵21、散热器20将制冷板19另一面的热量排出,外壳体14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控制器13根据温度传感器15的指令控制单向可控硅12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市盛景轻钢装饰有限公司,未经荣成市盛景轻钢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1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