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被膜水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98221306.9 | 申请日: | 199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7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君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学武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既能自动进行水质处理又能用来除污的全自动被膜水处理器。
目前,供热水锅炉、热交换器等设备进行水质处理的被膜水处理器,从现有使用情况看,普遍存在以下不足:①操作较麻烦,需经常开关阀门,劳动强度大;②需经常用试纸测试PH值,操作起来也较麻烦;③试纸测试误差比较大,若测试再不及时,水质便得不到有效控制;④被膜剂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高;⑤若操作不当的话,易造成运行设备结垢和腐蚀;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水质控制精确,药剂消耗量小,能够对热水锅炉,大型空调等设备中的循环水进行自动测控处理,又能用作除污器的多功能全自动被膜水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由PH值电磁测控仪、圆筒型被膜水处理器、管路和隔板等主要部分组成的。PH值电磁测控仪又由安装在总回水管处的传感器及其护网、引线,电磁阀及其引线,PH值电磁测控显示器六部分构成;圆筒型被膜水处理器又由被膜剂室、除污室、封头和支架等部件构成的;管路又由总回水管、总出水管、上水管、引水管和直角型被膜剂溶化管以及设置在电磁阀两侧的旁路系统组成的;隔板倾斜设置在圆筒型被膜水处理器内,将其分成上大下小的两个室,上为被膜剂室,下为除污室。其特征是所说的被膜剂室的顶部设有可供拆装的封头,下部设有清污口,封头顶部开有放气孔。所说的直角型被膜剂溶化管,将管壁四周钻有出水孔的一端设置在被膜剂室中心轴上,另一端则从被膜剂室底部垂直穿出筒体壁外,并与之相连接,在伸出的管上装设电磁阀。除污室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和支架,在其偏中上部两侧同一轴线上设有总回水管和总出水管,在总回水管法兰闸板阀的进水侧设有传感器,并在传感器的周围设有护网,其出水侧设有上水管,一端与电磁阀相连通,另一端适当插入总回水管内,并与之相连,且管口与水流方向相反。插入到除污室内的总出水管端口应加盲板,并在插进部分的管壁四周和盲板上钻设出水孔。所说的引水管一端与总出水管相连通,而引水管的管口与水流方向相同,另一端应垂直插入被膜剂室内,并与之相连,且将管口封住,并在插入部分的管壁四周和封口上钻设出水孔。所说的电磁阀的开闭是通过传感器测定的循环水的PH值大小来实现的,当PH值电磁测控显示器指示的PH不大于9时,电磁阀开启,指示的PH不小于11时,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既可做为被膜水处理器用,又可做为除污器用。由于采用了PH值电磁测控系统,从而降低了被膜剂消耗量,实现了被膜剂的自动补给,使水质得到了有效控制,真正达到了防垢和防腐蚀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使用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开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表示了一种全自动被膜水处理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君,未经刘广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1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