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法锅炉给水除氧器无效
申请号: | 98221889.3 | 申请日: | 199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990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春;王承彪;温建志;宋玉志;王立国;李国成;徐树青;高洪兰;司秀琴;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招远膜天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彬瑞,杨勇进 |
地址: | 265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给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特别是一种利用膜法、对锅炉给水进行除氧的除氧器。
我国锅炉,特别是6T/h以上的工业锅炉都必须要求对给水进行除氧,常用的方法有(1)热力除氧,需要有蒸汽;(2)真空除氧,设备体积庞大;(3)电解析除氧,能耗大,且电炉丝易损坏;(4)加药除氧需要加入化学药剂,除氧效果不易控制。现有的这些除氧方法,因其技术条件和使用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适用于需要间断供水的工业锅炉,尤其是热水采暖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体积小、易操作、易维护、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不加任何化学药剂、除氧效果稳定可靠的锅炉给水除氧器,尤其适用于需间断供水的工业锅炉,在常温下实现稳定可靠的除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锅炉给水除氧器,由微孔过滤器(1),真空装置(3),流量计(4)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真空装置(3)和流量计(4)之间设一脱气装置(2),该脱气装置至少有一个液体膜组件(2-10)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脱气装置(2)是由二组液体脱气膜组件(2-10)通过分流器(2-1)连接并在分流器(2-1)上连接温度计(2-2)组成的;真空装置(3)是由水环式真空泵(3-1)连接止回阀(3-2),在止回阀(3-2)后连接真空表(3-3)组成的;微孔过滤器部分(1)是由过滤孔径不大于0.65微米的微孔滤芯(1-3)和不锈钢外壳(1-2)及压力表(1-1)构成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膜法锅炉给水除氧器是由微孔过滤器(1),脱气装置(2)及真空装置(3)构成,因而系统简单,设备体积小,易操作,易维护,运行费用低,特别是可以在常温,间断供水的情况下运行时仍能保证除氧效果稳定可靠。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微孔过滤器; 2、脱气装置;
3、真空装置; 4、流量计;
1-1压力表 1-2不锈钢外壳 1-3微孔滤芯
1-4微孔过滤器水入口 1-5微孔过滤器水出口
2-1组件及口分流器 2-2温度计 2-3压力表
2-4组件水入口 2-5组件水出口
2-6压力表 2-7组件出口分流器
2-8纤维封装树脂 2-9给水中心管
2-10液体脱气膜组件 2-11真空抽气口
2-12中空纤维 3-1水环式真空泵
3-2止回阀 3-3真空表
实施例:
以10T/h锅炉给水除氧器为例,微孔过滤器(1)通过流量计(4)与脱气装置(2)的组件入口分流器(2-1)连接,真空装置(3)与脱气装置(2)的液体脱气膜组件(2-10)上的真空抽气口(2-11)连接,液体脱气膜组件(2-10)上的入口(2-4)出口(2-5)处设有直径为Dg50-Dg125的液体分流器(2-1)、(2-7)。液体脱气膜组件采用给水中心管与周围包有聚烯烃中空纤维,纤维两端由树脂封装的结构,压力表(1-1)用于显示微孔过滤器(1)的水压,流量计(4)采用玻璃浮子流量计,用于显示除氧器的水流量,微孔过滤器采用折叠式滤芯为过滤材质,压力表(2-3)显示液体脱气膜组件(2-10)的压力,压力表(2-6)用于显示液体脱气膜组件(2-10)出口处的压力,真空表(3-3)显示加在液体脱气膜组件(2-10)上的真空度,要求≥730mmHg,温度计(2-2)用于显示进入液体脱气膜组件的水温,进水温度要求在20~40℃之间。
使用时,水通过微滤部分(1)的水入口(1-4)进入微孔过滤器(1-2),经微孔滤芯(1-3)的过滤后,由出口(1-5)进入流量计(4),然后进入脱气部分(2)的组件入口分流器(2-1),向每支液体脱气膜组件均匀分配水的流量,经入口(2-4)进入膜组件,经过在真空的作用下脱氧后由出口(2-5)出来进入出口分流器(2-7),由管路引出,即达到除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招远膜天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未经山东招远膜天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18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孔多标分层标
- 下一篇:环空排液电潜螺杆泵采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