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导高效节能壶无效
申请号: | 98222833.3 | 申请日: | 199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94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龙;刘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龙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耀文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武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高效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壶,尤其是一种超导高效节能壶。
目前,公知的用于对水加热的壶有许多品种,但都是由壶体、壶咀、壶提手组成,由于这种结构的壶是通过对壶底加热实现对壶中的水加热的任务,因此存在有加热时间长、热效率低、浪费时间、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导高效节能壶,它不仅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且具有结构简单、宜于普及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壶底上开有通孔,在该通孔上密封定位有超导高效节能器,该超导高效节能器是在壶底下侧设置有通过供气管将其内腔相连通的内外管式集热环,在供气管的上壁上垂直定位有筒形散热器,该散热器通过壶底上的开孔置入壶体内腔中,并通过紧固螺母和密封垫定位在壶底上,在散热器的内侧垂直定位有与供气管相连通的出气管,在散热器的下侧且与供气管相平行处设置有与管式内外集热环和散热器相连通的回液管,在散热器的内腔中设置有其二端口与壶体内腔相连通的且与水平面成10-20度夹角的若干根散热管,在散热器、内外管式集热环、供气管、出气管和回液管的内腔中置有超导热介质。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
附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给出了附图1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为壶体、(2)为壶提手、(3)为壶咀、(4)为散热器、(5)为供气管、(6)为管式内集热环、(7)为管式外集热环、(8)为出气管、(9)为散热管、(10)为紧固螺母、(11)为密封垫、(12)为回液管。
根据附图,在壶底下侧设置有管式外集热环(7)和管式内集热环(6)并通过供气管(5)将其内腔相连通,在供气管(5)的上壁上垂直定位有筒形散热器(4),该散热器(4)通过壶底上的开孔置入壶体(1)的内腔中,并通过紧固螺母(10)和密封垫(11)定位在壶底上,在散热器(4)的内侧垂直定位有与供气管(5)相连通的出气管(8),在散热器(4)下侧且与供气管(5)相平行处设置有与管式外集热环(7)、管式内集热环(6)和散热器(4)相连通的回液管(12),在散热器(4)的内腔中设置有其二端口与壶体内腔相连通的且与水平面成10-20度夹角的若干根散热管(9),在散热器(4)、管式内集热环(6)、管式外集热环(7)、出气管(8)和回液管(12)的内腔中置有超导热介质。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如下描述。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壶中的水加热时,将其置于加热炉具上,此时热源同时对壶底和内外集热环(6)、(7)加热、壶底受热将热能传播给壶中底部的水,产生与现有壶受热对壶中的水加热的功能,同时内外集热环受热后对其中的介质加热后并通过散热器(4)和散热管(9)将热能传播给壶体内腔中上部的水。实现对壶中上部水加热的任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由于具有同时对壶中的上下水同时加热的功能,所以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节约能源的特点;二是由于整体结构简单,所以具有便于加工制造,宜于普及的特点;三是本实用新型适应于各种加热源,如电加热、燃气具加热、柴草加热等,所以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
综上所述,可有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为社会提供一种超热导高效节能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龙,未经李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28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雷击节能型脉冲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机电指针式精密温湿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