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弥雾喷粉机用机壳无效
申请号: | 98223064.8 | 申请日: | 199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238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
主分类号: | B05B15/00 | 分类号: | B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公信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傅远 |
地址: | 2144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弥雾喷粉机用 机壳 | ||
本实用新型与喷粉机有关,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叶片呈后向设置的叶轮的改进型背负式弥雾机用机壳。
中国专利申请96230702.5提出了一种背负式弥雾喷粉机用机壳,包括机壳、出风管、阀门和固定脚,机壳、出风管和固定脚组合在一起由注塑成型的两个左、右半壳构成,左、右半机壳相互对合接触的壳缘部位分别为凹(凸)、凸(凹)结构,在该左、右半壳的外周上有固定用的凸缘,左、右两半合在一起形成了喷粉机用机壳。该机壳的出风管外接一软管,软管再连接喷粉硬管。
虽然,这种机壳制作简单、耐腐蚀等,但仍然有着一些不足,例如,出风管是固定的,这样,使用时不能调整方向,喷粉硬管的方向必须通过与之相连的软管来进行,而软管弯曲过大或过于频繁,会使其易于疲劳损坏。又例如,机壳的空气流道剖面都呈直角状,空气流经流道时,易在直角处产生紊流,因而这种机壳具有能耗大的缺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减少软管弯曲程度而又可改进流道内气流工况的、且特别适用于使用叶片呈后向设置的叶轮的弥雾喷粉机用机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使用叶片呈后向设置的叶轮的弥雾喷粉机用机壳,包括机壳、出风管和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出口处连接着一个活动弯管,所述活动弯管可围绕所述出风管出口处的轴线转动。所述机壳内的空气通道的圆角半径R,逆时针方向由小到大逐步过渡到与所述风管出口处内壁半径相等。
由此,在使用时除了软管弯曲可改变喷粉硬管的方向外,还可以通过活动弯管的转动,减少软管弯曲量,这样便于适应各个方向喷粉的需要,易于操作。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机壳内空气流道的直角改变成从小圆角逐渐过渡到最后与出风管半径相等的圆筒状,不仅方便了活动弯管的安装,而且可大大减少空气流经空气流道时产生的紊流。经测试,本实用新型能耗减少18%,并降低噪音2-3个分贝。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粉机的机壳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改进的喷粉机机壳包括机壳1、阀门2、出风管3、固定脚5、固定脚套6和出风口8。出风口8内壁上开设有2凹槽13、13。活动弯管30可按需要做成不同程度的弯曲,本例中,活动弯管30的进口与出口之间夹角约为90度,即直角。活动弯管30的进口端具有一对凸缘32a、32b,安装时,活动弯管30插入出风管3出口内,凸缘32a、32b嵌在出风管3内壁相应的凹槽内,将金属螺母12拧紧,使出风口3的左右两半合拢,这样,活动弯管30在出风管3内绕出口处的轴线自由转动,又由于凸缘32a、32b的作用而不会脱出。
连接于转动活动弯管30出口处的软管(未画出),活动弯管30上的吸口38用于吸入喷粉等。
为了使出风口8呈圆形以便与活动弯管30连接,本实施例中空气流道14采用圆弧过渡,即从A-A剖面的B处开始,原空气流道的直角改成圆弧,其半径R随逆时针方向逐步增大,至出风口8时,其半径等于出风口8的半径。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出风口8与活动弯管30的连接方法有多种,例如将本实施例中的凹凸槽连接改为凸凹槽连接,以及将活动弯管30套在出风口8上并加以凹凸槽连接等。这些方法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农业药械厂,未经江阴市农业药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3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