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定型耐火材料喷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23264.0 | 申请日: | 199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4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邓家德;王天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筑炉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0 | 分类号: | B05B13/0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力 |
地址: | 2009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型 耐火材料 喷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施工的专用设备。
传统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施工方法,通常是将喷涂机、强制搅拌机、柱塞水泵等单体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并用钢管及其扣件、铁皮瓦等搭设防雨棚,构成现场临时喷涂站,以此来进行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喷涂施工。这种沿用多年的施工方法,存在许多缺陷,由于需进行现场喷涂施工的点很多,且面又广,加之工程部位时常变更,因而导致了准备工作的频繁,临时喷涂站重复搭设、重复拆迁,即费工、费时、费料,同时又给操作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粉尘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装置;提供一种带有行走机构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装置,以适应施工现场喷涂作业点变化频繁的要求,避免重复频繁搭设现场临时喷涂站,解决操作环境污染严重超标的问题。
为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装置,包括柱塞水泵、搅拌机、喷涂机、油水分离器等,所述喷涂设施全部设置于一车厢厢体内,厢体内还设置有总配电设施,除尘设施和液压操作台,以及水源、电源、风源的接口;厢体顶部设有一上料口;厢体上还分别设置有上料设施、行走设施和支承设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喷涂装置设置了行走设施和支承设施,从而完全满足了施工现场喷涂作业点变化频繁的要求。
2、将总配电设施、喷涂设施全部固定安装于一车厢厢体内,并一次性调试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频繁搭设临时喷涂站的做法,即节省了设备临时安装、调试的工时及费用,又避免了临时搭设防雨棚材料上的浪费。
3、由于厢体内设置了除尘设施,从而解决了操作环境污染严重超标的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装置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a)向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不定形耐火材料喷涂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柱塞水泵1、搅拌机2、喷涂机3、油水分离器4等,所述喷涂设施全部设置于一车厢厢体18内;厢体18内还设置有总配电设施5、除尘设施6和液压操作台7,以及水源、电源、风源的接口;厢体18的顶部设有一上料口;厢体18上还分别设置有上料设施、行走设施和支承设施。
所述上料设施包括设置于厢体18后侧板上的液压升降机构8、上料斗9及料口启闭机构10。
液压升降机构主要由液压操作台7、链式液压升降机11构成。
所述料口启闭机构主要由料口盖10及其一端固定于厢体18顶板上,另一端与链式液压升降机11相连的钢丝绳12构成。
所述行走设施主要由底盘13及牵引杆14等构成。
所述支承设施主要由厢体18及设置于底盘13上的四个支承座15和液压千斤顶16构成。
喷涂作业前,首先将设置于柱塞水泵1上的水源接口和设置于总配电设施5上的电源接口以及设置于喷涂机3上的风源接口分别与水源、电源、风源接通,并开启总配电设施5和由布袋式除尘器6及排风管17等组成的除尘设施,通过液压操作台7开启链式液压升降机11,将装有喷涂料的上料斗9提升至厢体18顶部的上料口,钢丝绳12同时将厢体18顶部的料口盖10拉开,将喷涂料倾倒至强制搅拌机2内后,搅拌机2开始对喷涂料进行均匀地搅拌;在料斗9下降的同时,钢丝绳12将料口盖10关闭。此时,支承设施开始工作,车厢厢体18作为承负整个喷涂装置的载体,支承座15和液压千斤顶16作为支承点,承负整个作业时的荷载,使行走设施不承受任何荷载。之后,依次开启柱塞水泵1、喷涂机3进行喷涂作业。喷涂料的输送管可从底盘13接出,亦可从厢体18的卷帘门19直接接出。
停止喷涂作业时,先关闭柱塞水泵1和喷涂机3,并同时停止送风、送水,最后关闭除尘设施6和总配电设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筑炉工程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筑炉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3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