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救生伞无效
申请号: | 98223617.4 | 申请日: | 199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3283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14 |
发明(设计)人: | 肖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殿荣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振刚 |
地址: | 15001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救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救生伞。
对于在高层建筑及悬崖陡壁及其它高空处的工作人员和居住人员救助,只能靠他人实施,自救手段几乎为零。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救生伞。在高空处的人员出现意外时,如火警,事故,暴力入侵等,可迅速脱离危险,使生命得到保障。从高空中跳下,速度可减到每秒3.6米左右,完全可保证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说明技术方案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收起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由伞面,伞柄,伞面的支撑骨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伞面5是一种高强度面料。由多根按等角度均匀分布一圈的伞骨4支撑为球面,伞柄1为伞的主受力件,上端固定一个上支撑套3,各伞骨4靠近中心端与上支撑套3绞接,上支撑套3下端与各伞骨中间点有绞接的支撑杆14,伞柄5中间有一可上下滑动的滑套2,滑套2与上支撑套3之间装有抗压弹簧13,滑套2上端部与各伞骨支撑杆的中间一点有绞接拉杆17,伞柄的下端固定有一个下支撑套18,它与各伞骨4的外端点有牵引绳6连接,限制伞骨到最大张角。伞柄1在其下端下支撑套18上方有一按钮开关9,控制滑套2是否保持在伞柄下端位置。一个安全绳8,一端为安全挂钩,另一端固定于伞柄1。
本实用新型为增加伞的减速效果,其伞面为双层结构,形成边沿处密封的小汽膜10。在其伞骨中心处留有小进气口,与伞骨的上固定套缝隙相通,形成充气口11。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改进是所述的伞为上下层叠双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高空下降时,由于上升气流对伞面所展开后产生强大的阻力,形反旋涡流,从而降低了人体和伞体的下降速度3-6米/秒,因此保证了生命安全。图中16为支点件,15为连接套,7为把柄,12为搭扣。
持伞人上至百层楼或万丈悬崖,下至2层楼以上,都可使用,而且保证随时都能打开伞就象使用日用伞一样,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训练。当使用人所处地形复杂,带上安全头盔,更加可靠安全。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是,当你处在3层以上建筑物,站到窗台阳台或悬崖陡壁的边缘,你的生命受到危险时,你可选择背风的一面,在你面前3米半径左右。没有其它障碍物时、先将安全绳套套在胸部或两腋下,配有带背心绳套,先把背心穿上,扣上皮带扣,握住伞柄,使伞的主体稍微向上往外倾20-30度左右,打开伞扣,按动按钮,当伞面全部张开后,头部与手柄稍上一点,迅速跳离你所处的位置。落地姿势,最好两膝并拢稍有弯曲,脚掌着地。地面复杂时最好带上安全帽。
所谓汽膜10,就单层伞外面再加一层防雨绸形成一个气囊,这样提高升限20%左右。当伞打开后随着重体下降通过伞窝充气孔11,在上升的气流作用下3-5秒内把气膜鼓起。这样救生伞承重力承重力增加,使下降速度减小,当人体在接触地面减少冲击力,这种伞适应20层楼以上的高空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殿荣,未经肖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3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子挂锁防雨水侵蚀装置
- 下一篇:耐撞性汽车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