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缺氧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8224707.9 | 申请日: | 199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314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金;周泽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1/02 | 分类号: | B01L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高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世浩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氧 实验 装置 | ||
一种缺氧实验装置,涉及医疗实验装置制造技术。
围产期窒息致使胎儿脑缺氧缺血损伤为新生儿期危害最大的常见病,常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幸存者严重的后遗症。为了对脑缺氧缺血损伤的发病机理有确切的了解,专家们利用新生大鼠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而缺氧装置则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关键。国外曾有报道,缺氧实验装置是将大号针筒改造成为后端开放、放置单个新生大鼠的缺氧舱。这种缺氧舱虽然结构简单,但新生大鼠在此狭窄的空间内活动明显受限,而且舱内气流不够平稳,耗气量大,致使低氧实验环境不能保证,因此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国内至今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缺氧实验研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实验结果可靠的缺氧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缺氧房和恒温槽构成,缺氧房放置在恒温槽内。缺氧房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呈方底拱顶。其进气接头、出气接头以及工作窗分别设在缺氧房两端壁,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不设在同一水平线上。进、出气接头的底座均为八孔结构,便于进入缺氧房内的气体向四周弥散。缺氧房内设有微型电扇,可搅拌进入房内的气体,使房内气体浓度尽快趋向一致。在缺氧房的顶部设有测氧孔。恒温槽采用电热恒温水浴槽,恒温槽能保证缺氧实验时所需的温度环境,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缺氧房采用方底拱顶结构,能尽量避免房内气体死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不设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其底座为八孔结构,进入缺氧房内的气体能向八个方向弥散,使整个房内的气体浓度均匀,各处气体能得到不断的更新,并避免了气体进入缺氧房后径直向出气孔流出。缺氧房内设有微型电扇,当气体进入房内,微型电扇开启搅拌空气,使房内气体浓度快速趋向一致,缩短了缺氧环境的准备期。因此,缺氧房内气体浓度均匀,气流平稳、和缓、顺畅,实验耗气量小。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缺氧房(1),恒温槽(10)构成。在缺氧房(1)的两端壁上分别设有进气接头(7)和出气接头(3)。进气接头(7)和出气接头(3)的底座为八孔结构(6)、(2)。出气接头(3)的位置高于进气接头(7)。风扇支架(9)设置在进气接头(7)的下方,微型电扇(8)固定安装在风扇支架(9)上。工作窗(4)设在出气接头(3)的下方,用带有橡皮垫的螺纹旋盖作为窗盖,开启关闭方便,密封性能好。测氧孔(5)设在缺氧房的顶端,测氧孔(5)内有O型橡胶密封圈,可防止缺氧房(1)内气体由旁路外泄。测氧仪探头通过测氧孔(5)进入缺氧房内,可在实验初或实验全过程随时测定氧浓度。恒温槽(10)采用电热恒温水浴槽,恒温槽控制面板(11)上的旋钮可调节水温,以获得实验所要求的缺氧房内环境温度,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时,缺氧房(1)放置在恒温槽(10)内,缺氧房(1)内的环境温度由恒温槽(10)提供保证。低浓度氧气由输气管通过进气接头(7)及八孔结构(6)向房内八方弥散,微型电扇(8)搅动进入房内的气体,使房内的气体浓度尽快趋于一致,气体浓度均匀。测氧仪探头从测氧孔(5)插入缺氧房(1)内以测定房内的氧浓度,或在实验全程实时测氧。缺氧房(1)内的气体从八个方向经出气接头(3)由输气管送至水封瓶后与大气相通,待缺氧房(1)内氧浓度和环境温度达到实验要求时,可打开工作窗(4),放入实验动物进行缺氧实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源无极无耗电话防护器
- 下一篇:钢瓶热处理中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