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弧形自动门扇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8224803.2 | 申请日: | 199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63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赖锦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锦盈 |
主分类号: | E05F15/00 | 分类号: | E05F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自动 门扇 传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弧形自动门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动门扇自动启闭的传动机构。
图1和图2是一种圆弧形自动门扇的先有技术的传动机构,其结构概包括一圆弧形水平截面形状的左、右门体10、10’,以及具有一圆弧形水平截面形状而装置在门体10、10’上的一横向门框11,在该横向门框11内设有一引导门体10、10’呈圆弧形移动轨迹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驱动滑轮12和一被动滑轮12’,它们各装设于横向门框11圆周线的两端;一齿带状循环带子13缠绕于驱动滑轮12与被动滑轮12’之间及其圆周上;在带子一边上的内圆弧形部分之一以及在其另一边上的外圆弧形部分之一,此二部分以“门之邻接线”为准而分别形成,能使门体10、10’形成圆弧形轨迹方式而移动,该轨迹具有彼此相等之半径,而且该各轨迹皆同圆心于由各门体所形成的移动轨迹中心点;复数个滚轮14被安装成沿着与该横向门框的圆弧中心点同圆心的一圆弧而排成彼此有规律的间隔,该滚轮14供该循环带子的内圆弧形部分的外表面,以及其外圆弧形部分的内表面的接触;二门体10、10’之一分别连接至该循环带子一边上的内圆弧形部分之一,同时,另一门体则被连接至该循环带子另一边上的外圆弧形部分之一。
上述的圆弧门扇传动装置虽可有效带动门体10、10’往相反方向做开合动作,但其循环带子在作用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良好的循环引导及支持,在门体10、10’开合的过程中,循环带子会产生不同的形状变化,甚至某部分循环带子会脱离原先依附的滚轮14,而若循环带子疲乏走位过度时,可能无法顺利归至其应有的位置,造成门体启闭有问题;而该复数个滚轮14的设位,必须沿着该横向门框的圆弧中心点同圆心呈圆弧状等间隔排列,困难度高,更必须注意位置精确性,从而增加组装的困难程度。
再请参阅图3,是前述先有技术带动门启闭的行径示意图;由该图可知,先有技术是循环带子13沿半圆弧形环状移动的,其中一门体10以固定件101固定于循环带子13内环部,而另一门体10’以固定件101’固定于循环带子13外环部,该循环带子13外环部形成的半圆周较内环部形成的半圆周要大;假设以门闭合的邻接线(G)为起始,往两侧圆周方向推算门体10、10’的开合移动距离,当门体10、10’开启至极限时,门体10的固定件101中心点至门邻接线(G)的距离为A,而门体10’的固定件101’中心点至门邻接线(G)的距离为B,因循环带子13外环部形成的半圆周较内环部形成的半圆周要大,故当二固定件101、101’中心点行至门体10、10’开启极限的圆周对应位置时,固定件101的行走距离A较固定件101’行走距离B要长。所以,在循环带子13循环往复转动等距的条件下,二门体10、10’若以其启闭极限位置为主再连接于循环带子13的对应位置上时,门体10、10’启闭时并不会在循环带子13所形成的半圆周上做对应位置的移动,也许只是极细微的距离差异,但确会造成门体闭合挤压或细缝等情况产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精确的计算出门体10、10’的宽度、内环部半圆周与外环部半圆周的比例差异,再推算出二门体10、10’顶宽的中心点与假想圆心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但即使计算再怎么精确,实际上执行时一定会有误差,此误差即会造成门体10、10’启闭问题,必须再精确调位才能解决,其过程极为复杂,要求又极为精确,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弧形自动门扇传动机构,其将移动引导结构所遵循的直线移动状态,转换成为圆弧形门所遵循的圆弧形轨迹,并使门体可平稳而顺利地启闭;门移动过程中,门框内传动机构的所有零组件皆保持在应定位置及状态,且零组件组装容易、精确度高、磨损减少、使用寿命长。
为了达到上述诸目的,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技术方案为如下所述:一种圆弧形自动门扇传动机构,其包含二个水平截面呈圆弧形的门体,在其上方设置一水平截面呈圆弧形的横向门框,在该横向门框内设有一引导门体呈圆弧形移动轨迹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以一驱动轮组驱动套设于其上的循环带,其主要技术方面在于,该传动装置还包含二轨条,其以一端相互对应定位于门框圆周线中心点位置,并呈预定的夹角角度,两端各向两侧延伸架设于该门框内侧。二轨条上另设的滑行件分别与可正或反转动的循环带外环部及内环部固定,而相对该轨条的部分循环带呈直线式循环动作,再以牵引杆与滑行于圆弧形门框轨道的滑轮结构结合,将直线式往、复的循环动作转换成为圆弧式的移动,从而带动圆弧形门体沿圆弧形轨迹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先进性为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锦盈,未经赖锦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8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装警示带装置
- 下一篇:电子飞镖靶的靶块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