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伞的放射式开伞弹簧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24866.0 | 申请日: | 199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623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6 | 分类号: | A45B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放射 式开伞 弹簧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伞的弹簧结构,特别是一种呈放射式的相对架设在支伞骨架上的开伞弹簧结构。
习知的自动伞,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一伞骨机构1,在中棒11上装有一固定蜂巢12以及一活动蜂巢13,在中棒11的下末端安装一配置有控制弓片17的握把18,另在中空的活动蜂巢13中设置有一辅助蜂巢14,再由固定蜂巢12、活动蜂巢13、辅助蜂巢14架组若干组的支伞骨架15以及牵引支骨16,用以撑展伞布,而此撑展伞布的作用力来自于设置在活动蜂巢13、辅助蜂巢14间的单一开伞弹簧19,即在伞面收合时由辅助蜂蜜巢14向活动蜂巢13内缩开伞弹簧19储备弹力,配合控制弓片17的扣止固定,而在操作弓片17开启开伞弹簧19因弹力作用撑张伞布,因此,对于此种传统的由单一开伞弹簧19的组装操作,因单一的开伞弹簧19即要能获得达到撑张伞面的长行程所需的弹力,又要达到能作用到各支伞骨架15与牵引支骨16间的牵引作用,因此开伞弹簧19需使用较粗大规格又能储具较大弹性力量的弹簧,相对该开伞弹簧19的弹力较大情况下,在伞开启时,在大弹力的作用下,将使得伞面可能在瞬间撑张展开,如此瞬间的快速作动,会产生一股向伞尖撑张拉引的力量,若使用者未能握持稳定或者适当并且以足够的力量来抵消这一快速的向外贯性作用力,则可能会产生伞具向外弹出的危险,而且容易造成支伞骨架结构上的损坏,再有,即然开伞弹簧具有较大的弹簧作用力用以撑张伞面,则在使用者收合伞面时,即拉引活动蜂巢13向下位移时,相对要抵消弹簧19的弹力也需施用较大的力量,而且此弹簧19的力量又只作用在蜂巢13和蜂巢14间,未能平均的加以作用,对于小孩的使用可能较为吃力且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伞的放射式开伞弹簧结构。呈放射状架组多数开伞弹簧以平均弹性作用的结构,使弹力平均的作用在各支伞骨架上,克服开伞时会产生瞬间猛力的弹张,同时在收伞操作上,也较为省力。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有多数的开伞弹簧,在每个弹簧的二端,分别对应活动蜂巢的架簧巢座以及一支伞骨架架组连结定位,形成对应伞骨机构的多组支伞骨架呈放射式的平衡设置开伞弹簧,进而产生平均的较小的开伞弹力而柔顺地张撑伞面,并可轻力的拉收伞面。
本实用新型因采用了放射式的开伞弹簧结构,因而在开伞时作用力平均,不会产生大弹力瞬间弹张危险,也克服了大弹力瞬间作用于支伞骨架而造成支伞骨架易损坏毛病,再有收伞施力较轻保证小孩也能轻易的方便操作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传统自动伞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组合仰视图。
图5是图2实施例的伞面收合及开伞弹簧储能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仰视图。
下面结合图2~6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好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由图中清楚看出,其组成包括有一伞骨机构2,在其中棒20上端安装有一固定蜂巢21以及一活动蜂巢22,中棒20的末端则安装一配装有控制机构的握把,作为操作活动蜂巢22的收合扣止定位以及开伞的启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活动蜂巢22系呈上、下层蜂巢座结构成形,即该活动蜂巢22的端面成形有上层的架骨巢座24以及下层的架簧巢25,其中上层的架骨巢座24配合固定蜂巢21,并且安装若干组支伞骨架23呈放射状排列,用来撑张或收合伞具的伞布面,而该架簧巢座25的端面上,则开设有与架骨巢座24的定位槽相对应位置与数量的定位槽251,再在架簧巢座25的各定位槽251中分别安装一开伞弹簧3的一端31固定连结,而开伞弹簧3的另一末端32则延伸安装于该定位槽251所对应的一组支伞骨架23的撑骨架231上(如图3所示),即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相对应于支伞骨架23数量的开伞弹簧3,同时呈放射状的架设在伞骨机构2(如图4所示),而在伞面收合时分别对于各开伞弹簧3产生拉长的变形,使得各开伞弹簧3平均储存适当的弹力(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打开伞时,各开伞弹簧3的弹力动能仍能同时且平均地作用于各组支伞骨架23上,选用此开伞弹簧3为较小弹力(但应能达到开启伞面运动行程所需弹力)的弹簧,而使得伞面呈柔顺的向外撑展(如图3、图4所示),即无强力的瞬间弹张撑开,又无开伞时的弹力贯性,相同的在收伞的拉引施力上,因所需抵消的开伞弹簧3弹力较小,故能轻力的就拉收伞面并储蓄下一次开伞需要用的开伞弹力动能。
又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该开伞弹簧3是采用相对于支伞骨架23数量架组,但并不一定要开伞弹簧3与支伞骨架2 3必为相等的数量,即开伞弹簧3可随意的根据设计或要求的设定其架组的数量,以及所架设的位置及所选定的相对应的支伞骨架23与活动蜂巢25的定位槽251中(如图6所示),也可达到相同的使用效果,因开伞弹簧3的作用力是单独作用于相对应的支伞骨架23上,当然在开伞弹簧3的弹力选择上也需要选用相匹配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明和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