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8224884.9 | 申请日: | 199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512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江东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士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F3/00 | 分类号: | B42F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09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装订 压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具体为一种打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
现有打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为了便于理解,请先参考图1)包括刀群架1、方轴2、下压块3,刀群架1开设有穿孔4,方轴2穿置于下压块3,方轴2的一端与手柄(图中未示意)相接,下压块3的前端延设凸轮状拨动舌31,拔动舌31穿于刀群架的穿孔4内,当手柄下压时,方轴2转动,方轴2的转动使下压块的拔动舌31向下挤压,拔动舌31的向下挤压又使刀群架1整体下移,从而刀群架内的压刀对纸张进行打孔,这种打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属于摩擦挤压,其缺点是手柄的下压力转换成刀群架1垂直向下的力效率低,操作者在打孔时感到费力;另,所产生的水平分力会使刀群架前移而不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打孔装订机压下机构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打孔装订机压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压下机构包括刀群架、方轴、下压块,刀群架上开设有穿孔,方轴穿置于下压块,方轴一端与打孔装订机的手柄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块前端设计为一“C”型块,在刀群架的穿孔内通过一枢轴枢接一滚轮,“C”型块穿置于刀群架的穿孔内,滚轮位于“C”型块的凹槽内。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下压块前端设计为“C”型块,并在刀群架的穿孔内枢接滚轮,用现有的“C”型块与滚轮之间的滚动下压替代了原有打孔装订机压下机构的摩擦下压,从而使刀群架压下效率得以提高,操作者使用起来感到省力,产生的水平分力极微,刀群架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原有打孔装订机压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打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正视意图。
图3为图2的下则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下压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下机构安装于刀群架上后结构示意图。
请参考图1所示,该图示意了原有的孔装订机的压下机构,这种机构的拔动舌与刀群架之间是通过摩擦挤压,使刀群架整体下移,它存在的缺点正如前面在背景技术所描述的那样存在令使刀群架不稳、操作者在打孔时费力的的缺点。
请再参阅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下机构也包括刀群架1、方轴2、下压块3,刀群架1上开设有穿孔12,穿孔12内通过一枢轴121枢接一滚轮122,穿孔12为一“U”型,上面为开口。下压块3安装于方轴2上,方轴2穿置于下压块3,下压块3的后端与一拉簧相接,方轴2的一端与打孔装订机的手柄相接(手柄图中未示意出),当手柄下压时,方轴2也同步旋转。所说的下压块3前端设为一“C”型块,“C”型块穿置于刀群架的穿孔12内,滚轮122位于“C”型块的凹槽内,并与凹槽的三面内壁相抵。当手柄下压时,方轴2转动、下压块3也同步转动,其前端“C”型块向下压,滚轮122在下压块3前端的“C”型块凹槽内滚动并使刀群架1整体下移,从而进行打孔。
图4示意了压下机构下压状态,压下机构在原始位和压下机构的下压位(用虚线表示),滚轮122始终均在下压块3前端“C”型块的凹槽内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2、图5所示,为了加强压下机构的可靠性,可在刀群架的穿孔12周边设置一“U”型支撑板124,支撑板124固定于刀群架1上。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压下机构通常可在刀群架1上设置2-4个,或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士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士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中央处理器固定器
- 下一篇:空气动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