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相机的掀合式辅助灯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8224967.5 | 申请日: | 199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34360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邱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炯明 |
主分类号: | G03B17/00 | 分类号: | G03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申民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合式 辅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相技术中的摄影辅助装置。尤其是指在照相机的镜头上配置的一种掀合式辅助灯。
一般半自动双眼式照相机在室内摄影或室外因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一般照相用底片的采光性不足,因此必须藉由光圈调整或辅助闪光灯的设计来补强采光性,其中,辅助闪光灯多半分为外挂式及内建式两种,所谓外挂式是于照相机体上设有闪光灯座,再于闪光灯座上配置辅助闪光灯,而此种辅助闪光灯是利用外部电源充电后再装设,并不影响原照相机体的设计,但此举将使得照相机的重量增加,且携带上十分不便。
为改善上述外挂式辅助闪光灯携带不便的缺点,提供了内建式辅助闪光灯,它多半是在照相机体上适当位置处直接开设出一闪光灯槽,利用电源线直接连接内部电源,藉以减轻照相机使用及携带重量,但是,目前直接内建于照相机体上的辅助闪光灯由于照相机体本身体积有限,故辅助闪光灯通常很小,其所能补强的光源极为有限,且所摆设的位置通常无法有效性对正被摄影物,使得影象撷取时经常发生被摄影物亮度对比不均或仍有亮度不足的问题产生,使得摄影后冲洗出来的照片品质相当粗糙。
为改善上述缺点,便有可掀式辅助闪光灯的初始设计,其是在镜头上直接固接辅助闪光灯,不仅提供更强的光源,且摆设位置更可有效对正被摄影物,但是,由于辅助闪光灯需与照相机体内部电源接通,且须在不干扰光圈调整、影像撷取及整体造型美观的情况下,目前可掀式辅助闪光灯将照相机的体积加大,藉以方便电源线的装设,但是,对使用者而言,照相机体体积加大不仅增加重量且在使用上十分不方便,故此种装设方式更增加制造上的麻烦及制造成本的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照相机辅助灯的不足之处,拟提供一种照相机的掀合式辅助灯新结构,其一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掀合式辅助灯盖合安装在照相机的镜筒上,其二是将辅助灯的电源线与照相机机体内的电源相接通,同时,将镜头固装在照相机体上。在照相机体前部设有容置区、容置区和镜头中的光圈调整组件、镜筒分别开制有穿孔、调整孔及置线槽,电源线一端接在照相机机体内的电源上,电源线的另一端贯通穿孔、调整孔及置线槽,与辅助灯接通,使用时可增强摄影接收光源的亮度,以改善照片品质,既不加大照相机体积,又能降低制造程序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照相机的掀合式辅助灯新结构,首先,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辅助灯盖合安装在照相机的镜筒上,在辅助灯左右边缘处分别制有一栓钮和灯架耳,又在镜筒对应边缘延伸制有一扣耳和支架,将辅助灯的灯架耳利用螺丝盖合安装在镜筒的支架上,该支架上设有一隔板,以区隔电源线和可掀开辅助灯的弹簧,再将辅助灯的栓钮卡掣配合在镜筒的扣耳上。
再设计将辅助灯的电源线与照相机体内的电源相接通,同时,将镜头固装在照相机体上。在照相机体前部适当位置处设有一容置区,容置区的适当部位制有一穿孔和多个固接栓,为了在容置区上固接镜头,在镜头的光圈调整组件的内、外套筒上分别制有相对应于穿孔的二个调整孔,在外套筒34上,制有多个相对应于固接栓的固接孔,再在镜筒上制有相对应于穿孔和调整孔的置线槽,采用螺钉螺接固接栓,将镜头固装在容置区上,将电源线一端与照相机内部电源相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序贯通穿孔、调整孔及置线槽与辅助灯相接通。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示意图之二。
请参阅图1~图3,实施时,首先制作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由于照相机的镜头2是由光圈调整组件3、装有透镜9的镜筒4所组成,光圈调整组件3又是由内、外套筒31、34组成,所以制作时分二步实施:
其一,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辅助灯5盖合安装在照相机的镜筒4上,为此,在辅助灯5左右边缘处分别制有一栓钮51和灯架耳52,又在镜筒4的对应边缘延伸制有一扣耳44和支架43,将辅助灯5的灯架耳52利用螺丝8盖合安装在镜筒4的支架43上,该支架43上还设有一隔板45,以区隔电源线6和弹簧46,弹簧46可掀开辅助灯5,使辅助灯5的栓钮51卡掣在镜筒4的扣耳4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炯明,未经邱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4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安全快速电热水器
- 下一篇:锌铝合金的低频沟型感应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