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条播机无效
申请号: | 98225409.1 | 申请日: | 1998-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3543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陆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云生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条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稻谷播种的装置。
现有的水稻种置仍采用千年前的老办法,即抛散落谷、育秧插秧,目前这方面的农业机械大都为抛秧插秧装置,不能直接进行稻谷播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直接进行稻谷播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水稻条播机,它主要包括机身,装在机身上的谷斗、出谷轮轴,在机身上还装有谷槽板、拖泥板,在出谷轮轴上装有地轮,在拖泥板和机身上装有拉杆,其特征在于:在谷斗下方的出谷轮轴上装有4~10个出谷轮,在谷斗底部装有与出谷轮相对应的调整板,在谷斗内还装有一转轴,在转轴上装有传动轮,该传动轮与出谷轮轴啮合。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谷斗内装有一转轴,在谷斗下方的出谷轮轴上装有数个出谷轮,播种时转轴可将谷斗内的稻谷松动,由出谷轮将谷斗内的稻谷播出,本水稻条播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每台低于400元,而效率可比现有的人工插秧提高15倍以上,且出苗率高,为种植水稻地区的农民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机身2,装在机身2上的谷斗5、出谷轮轴9,在机身2上还装有谷槽板3、拖泥板4,在出谷轮轴9上装有地轮10,在拖泥板4和机身2上装有拉杆1,它区别于现有技术为:在谷斗5上方的出谷轮轴9上装有4~10个出谷轮7,在谷斗5上装有与出谷轮7相对应的调整板11,以调整出谷时的间隙,本实施例的出谷轮7采用圆锯片,在出谷轮轴9上装有5个出谷轮7,在谷斗5底部装有与出谷轮7相配合的5块调整板11,在调整板11中设有可容纳出谷轮7和供稻谷播出的长孔;在谷斗5内还装有一转轴8,该转轴8是经过多年的试验必须加装的,若仅靠出谷轮7出谷不理想,因稻种谷有芽潮湿,不能自然落下,需在谷斗5内有一转轴8将稻谷松动后即可与圆锯片的出谷轮7相配合,使稻谷从装在谷斗5底部的调整板的长孔中顺利下播,为使转轴8有动力来源,在谷斗5外的转轴8的一端上装有传动轮6,该传动轮6与大部分装在谷斗5内,两端在谷斗5外的一端出谷轮轴9啮合;本实用新型中的拉杆1可用来控制方向,在机身2的出谷轮轴9上可安装1~2个地轮10,本实施例采用在靠近机身2的出谷轮轴9的一端装有1个地轮10,在其的另一端装有拖泥板4,以适应不同稻田的需要,由于采用铁木结构制成,每台重约15公斤,体积为1米见方,1人拿用、操作均很方便,在一年365天中只需使用半个月左右,可放在家中保存。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本水稻条播机放置在稻田里,在谷斗中放入播种的稻谷,调整好装在谷斗上的各出谷轮与其相应的调整板的间隙,推动地轮转动,地轮带动出谷轮轴和转轴转动,转动的转轴使谷斗中的稻谷松动,装在出谷轮轴上的各出谷轮即可将谷斗中的稻谷顺利地播下稻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云生,未经陆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5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