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型专用梯无效
申请号: | 98225730.9 | 申请日: | 199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07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祥宝 |
主分类号: | E06C1/34 | 分类号: | E06C1/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作业梯,尤其是自锁型的梯子。
目前在电力、邮电等行业中所使用的登高梯都采用单面梯、升降梯、折叠梯、人字梯以及移动梯等传统的梯具,但在对如变电站开关、互感器的瓷套、瓷柱、电杆等圆柱体设备的高空作业时,由于梯子的顶部的平面与圆柱体为点接触,摩擦阻力小,使得人站在梯子后,梯子与设备出现相对滑移,而不安全,使用时,必须在地面上需他人扶牢后,才能进行操作。因此操作费时、费工,安全得不到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自锁型专用梯。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梯子上装有棘轮锁紧装置,梯子的顶部装有杠杆夹紧装置,装连在棘轮锁紧装置上的下刹丝通过缓冲器与装连在杠杆夹紧装置上的上刹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棘轮锁紧装置由棘轮、绕线盘及操纵杆组成,棘轮通过支座与梯子的横杆装连,绕线盘焊接在操纵杆的一侧,带有转向掣的棘轮上装有操纵杆,下刹丝紧固在绕线盘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杠杆夹紧装置由支架、夹头、保险螺钉、定位片组成,支架装连在与梯杆滑动连接的定位片上,夹头通过轴销铰连在与支架装连的支架座上,夹头的上部装有与上刹丝装连的拉杆,保险螺钉装在夹头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器由一拉簧构成,拉簧的上端与上刹丝装连,拉簧的下端与下刹丝装连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夹头可自动复位,轴销上还套装有扭簧,其两端分别与支架及夹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优点是:由于在梯子基础上增设了棘轮锁紧装置,并通过刹丝使梯子顶部的杆杠夹紧装置可自行锁住设备,所以在具体操作时,把夹紧装置中的支架设置在圆柱体设备内,调节转向掣,旋转操纵杆带动棘轮上的绕线盘转动,从而拉动下刹丝及上刹丝,使夹头绕铰支点转动而自动夹紧圆柱体设备,不但使梯子紧靠在设备上,而且也增加了梯顶与设备的接触面积,提高磨擦阻力,使得人站在梯子上后,梯子与设备不会产生相对滑移的现象,无需他人扶持,操作时更安全可靠。不使用,只要把操纵杆设置松的位置,棘轮的转向掣逆转,使下刹丝及上刹丝松开,夹头绕铰支点逆转,夹头即可脱离设备,所以单人单梯即可操作使用,操作非常简便,且省时、省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C-C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向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的E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型专用梯,由梯横杆(3-2)及梯杆(3-1)组成的梯子(3),梯子(3)可以是单面梯、升降梯、人字梯等。梯子(3)上装有棘轮锁紧装置,梯子(3)的顶部装有杠杆夹紧装置,装连在锁紧装置上的下刹丝(1)通过缓冲器(4)与装连在杆杠夹紧装置的上刹丝(5)连接。
如图1、3、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型专用梯的棘轮锁紧装置,由棘轮(14)、绕线盘(2)及操纵杆(12)组成,棘轮(14)通过支座(10)与梯子(3)的横杆(3-2)装连,为增加强度,横杆(3-2)上还设有固定板(13)。棘轮(14)上设有转向掣(11),棘轮(14)上还装有操纵杆(12)。绕线盘(2)焊接在操纵杆(12)的一侧,绕线盘(2)有径向穿线孔,两个下刹丝(1)设置在穿线孔中用螺栓紧固。
如图1、6、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自锁型专用梯的杠杆夹紧装置,由支架(7)、夹头(9)、保险螺钉(8)及定位片(6)组成,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带有滑槽的定位片(6)用蝶形螺母连接在梯杆(3-1)的一侧或两侧,且定位片(6)与支架(7)装连,这样支架(7)会随着定位片(6)位置的不同,而改变与梯杆(3-1)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两只夹头(9)分别通过轴销(16)铰连在与支架(7)装连的支架座(19)上,与上刹丝(5)装连的拉杆(15)通过轴销(17)装连在夹头(9)的上部,保险螺钉(8)装在夹头(9)的下部,这样使夹紧装置在夹紧设备后,再旋紧保险螺钉(8)支在支架(7)上,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不但能满足常规性角度搭靠的使用,而且对垂直的柱体也可正常作业。
为了使锁紧装置松开后,夹紧装置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回位装置,套装在轴销(17)上的扭簧(20),其两端分别与支架(7)及夹头(9)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祥宝,未经刘祥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5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