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启动可调光源无效
申请号: | 98226006.7 | 申请日: | 1998-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140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连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连升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5B39/02;H05B3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 可调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软启动可调光源涉及的是一种既可调光又可软启动电照明光源,适于在各种机器和仪器仪表中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作为照明光源使用。
人们经常会遇到白炽灯泡“一闪”即坏的情况。据统计,在我国有95%以上的灯泡是因为灯丝被烧断而不能使用,而绝大多数又是在开灯一瞬间灯丝一闪即断,这是因为灯丝的冷态(通电前)电阻远低于其热态(正常点亮时)电阻,一般为1/10~1/24,而开关合闸时的冲击电压常达额定电压值的1.5~2.5倍,平均计算,开灯时的冲击电流大约可达额定电流的26倍之多。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调光电路,虽然可以在灯光最暗的状态下开关,但每次开关都旋电位器毕竟不方便。而且因电位器易磨损而常出故障,给用户带来不少烦恼。若用推拉式电位器(或开关+电位器)虽可免除每次开关都旋电位器之劳,却仍解决不了启动时“过电流”之大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光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软启动可调光源,具有软启动与亮度调节电路,既可调光又可软启动,因而大大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光源,收到改善光源性能,降低使用成本节约电能的效果。
软启动可调光源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软启动可调光源具有控制板、灯泡,控制板上装有控制电路及电子元器件,控制电路由电源开关、电源滤波器、软启动电路亮度调节电路,软启动供电电源电路,整流电路,灯泡组成,变压器可视需要而定。电源滤波器由电容C1、滤波电感线圈L组成,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3、D4、D5、D6组成。
软启动供电电源电路由二极管D1、稳压管DW、电阻R1、电容C2构成,电路中二极管D1的阳极接保险丝FS与变压器T的公共点,D1阴极接电阻R1,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W的阳极与电容C2正极的公共端,稳压管DW的阴极与C2的负极相接接地。
软启动电路由三极管BG1、BG2、电阻R2~R6,电容C3组成。软启动电路中电阻R2、R4、R5的上端都与稳压管DW阳极与电容C2正极公共端相接,电阻R2的下端接电容C3的正极、电阻R3的上端、三极管BG1的基极,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阻R3的下端接地,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4的下端接三极管BG1集电极的同时接三极管BG2基极,三极管BG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BG2集电极接电阻R5的下端,BG2发射极接可控硅SCR1的控制板,可控硅SCR1控制极接BG2发射极,可控硅SCR1阳极接电阻R6下端及电容C4上端、电阻R7上端,SCR1阴极接地,电阻R6上端接二极管D3、D5的公共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连升,未经郭连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6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