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无效
申请号: | 98226242.6 | 申请日: | 199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262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杰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颈椎 牵引 血压 测量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疾病用的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特别为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
目前市场已有用气囊加压来做颈椎牵引的产品,但均存在有产品重量大(超过2斤,增加了患者头颈部的负荷),质量不稳定(易漏气),体积大,有的还带有金属架,携带不方便,且操作不便,且作用单一等缺陷,有的产品下颌部是气囊的缺口连接处,充气后的气囊对此处的下颌部的作用力相对不足,牵引时使头颈过分向前倾斜,这样对颈椎间盘向后滑脱的患者是极不可取的,同时现有的便携式气囊颈椎牵引产品均无压力显示,气囊的压力只有依靠不精确身体感觉,这样造成牵引力的不精确,不稳定,过大或不足,影响牵引治疗的效果,压力过大会造成颈椎动脉被过份牵引,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晕厥。压力不足使牵引力不够,不能达到时治疗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即可做颈椎牵引又可测量血压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它包括有气囊、导管、球阀、气泵、在气泵的出气口端连接有一气压表,气压表通过导管与气囊内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达到:
前述的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的气囊可为颈椎牵引固定气囊,也可为血压测量气囊。
前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在气泵的出气口端连接有一四通路的联接导管,联接导管的四通中的一通端与一气压表连通,另一通端通过导管与颈椎牵引固定气囊内连通,还有一通端与气泵连通,最后的一通端与调控放气阀连通。
前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在气泵的出气口端连接有一四通路的联接导管,联接导管的四通中的一通端与一气压表连通,另一通端通过导管与血压测量气囊内连通,还有一通端与气泵连通,最后的一通端与调控放气阀连通。
前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在血压测量气囊上只有一根进排气管,血压测量气囊通过该一根进排气管与联接导管相连通。
前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在与气泵的出气口联接的联接导管通路内设有一单向充气咀,它由内空导管、密封套及密封圈组成,内空导管内有一充气通孔,充气通孔的一端与气泵内连通,另一端通过内空导管侧壁上的出气孔与联通导管内连通,在内空导管设有侧壁出气孔的外表面上套有一乳胶气封套,内空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橡胶密封圈与联接导管密封联接。
前述的一种充气式颈椎牵引及血压测量器,其中所述还可在气囊的上端面与下颌的接触面处设有一下颌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用气体使气囊在头和肩之间膨胀,产生作用力向上推顶头部,从而使颈椎得到向上的牵引力来实现对颈椎的牵引,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具有血压表的功能。可有效治疗和预防颈椎病,经常使用可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改善颈部血红循环,解除或缓解颈椎部神经血管,软组织的压迫和痉挛状态,消除或减轻颈椎病的各种病状,从而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如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型、交感神经型等)都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也可对颈部手术,颈部损伤起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又一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气囊、导管2、球阀3、气泵4、在气泵4的出气口端连接有一气压表5,气压表5通过导管2与气囊1内连通。气囊可为颈椎牵引固定气囊1,也可为血压测量气囊6。其中气压表决可通过导管2与气泵4连通,如图1,也可直接与气泵4连通,如图2。
当气压表5通过导管2与气泵4连通时,气压表5的进气管端连接有一三通19,该三通19的其余两通一路通过导管2与气囊相连通,另一路通过导管2与气泵4相连通。气囊根据需要可更换成测血压气囊6或颈椎牵引固定气囊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杰,未经杨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6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的保护衬带
- 下一篇:汽车防盗无线遥控密码电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