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压机无阻损卸荷单向阀无效
申请号: | 98226343.0 | 申请日: | 199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3219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克敏 |
主分类号: | F16K15/00 | 分类号: | F16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压机 无阻 损卸荷 单向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配件,是一种供空气压缩机上配套使用的带有减荷装置的无阻损卸荷单向阀。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通用设备,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空气压缩机在结构上大同小异,尤其是在配件上也基本相同,如单向阀,面前已基本采用具有卸荷作用的卸荷式单向阀。但这些卸荷式单向阀结构仍较为复杂,所用元器件较多,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且较易损坏,使用寿命也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空压机无阻损卸荷单向阀,有一个阀体,其特征在于:阀体侧壁有一个与阀体内腔相通的进气接口,阀体下端有与空压机储气筒相连接的接口,阀体内装有能沿阀体轴向移动的阀元件,阀体外装有空气放空消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阀体内的阀元件包括:装于阀体下部的弹簧、位于弹簧上方的管状阀芯、及位于管状阀芯上端的活塞。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阀芯侧壁开有通孔,孔分为上下两组,阀体上部的外壳侧壁也开有通往消声装置的通孔,阀体上端则有与来自空压机储气筒的气管相连接的接口。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消声装置为一个装于阀体上端外的消声罩壳,罩壳上开有出气孔。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所述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消声罩壳内装有消声元件。当然,在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装消声元件或采用其他合适的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独特、设计简单合理、卸荷性能好、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并兼有空气放空的滤清及消声效果,所用的组成元件少,制造和使用都十分方便,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压机无阻卸荷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该例中有一个阀体1,阀体1侧壁有一个与阀体1内腔相通的进气接口9,阀体1下端有与空压机储气筒相连接的接口10,阀体1内装有能沿阀体1轴向移动的阀元件,阀体1外装有消声装置。阀体1内的阀元件包括:装于阀体1下部的弹簧2、位于弹簧2上方的管状阀芯3、及位于管状阀芯3上端的活塞5。阀芯3侧壁开有通孔11、12,孔分为上下两组,阀体1上部的外壳4侧壁也开有通往消声装置的通孔13,阀体1上端则有与来自空压机储气筒的气管相连接的接口8。消声装置为一个装于阀体1上端外的消声罩壳6,罩壳6上开有出气孔14。消声罩壳6的下部为底盘7,消声罩壳6内可以再装有消声元件,以加强消声和滤清效果,当然,也可以不装。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时,经压缩的空气首先是由进气接口9进入阀体1内,并由下端的接口10进入空压机储气筒,当空压机储气筒内的压力达到额定值时,从空压机储气筒来的气体经气管和接口8进入阀体1内,并克服弹簧2的阻力,将阀芯3向下推移,使阀芯3下侧部的孔12即与进气接口9相通,而阀芯3上侧部的孔11则与阀体1外壳4侧壁的孔13相通,使气体通过消声罩壳6排出,从而达到了在卸荷的同时,又能达到储气罐的空气回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克敏,未经邱克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6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