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曳引机无效
申请号: | 98226523.9 | 申请日: | 199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6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庄金泰;林生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区起重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6D1/00 | 分类号: | B66D1/00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62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曳引机的改进。
目前曳引机的主要结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构、曳引轮和制动器等,减速机构一般采用蜗轮减速器,其体积大,安装难度高,整体能量转化效率低,一般只在升降梯上用,如电梯等场合做为较永久性的设备;重量重,也不适合随时搬动的场合使用,故而在建筑工地上,大量采用的是卷扬机。卷扬机的结构是电机经变速箱后接输出轴接卷筒,电机带动卷筒转动缠绕钢绳来达到提升或下降的目的。卷扬机比曳引机一体化程度高,现场安装方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卷扬机一般只能采用单绳作业,常常出现钢绳跳出卷筒、挤压或卡死等现象,钢绳磨损后断绳及电机断轴引发坠栏等事故也常有发生,其安全系数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一体化、安全系数高的曳引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由电机、变速箱组成的曳引机,其特征是电机的输出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对接,变速箱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上,曳引轮固定在空心轴上,且轴线与电机轴线重叠,曳引轮上至少设有两道以上的绳槽。本实用新型采的变速箱的输出轴套在输入轴上,节省了整体的空间,另则曳引轮上至少设有两道以上的绳槽,可采用多条钢绳同时牵引,即吏出现断绳现象,只要有一条钢绳在,就可避免坠栏或冲顶发生。
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了曳引机和卷扬机的优点,具有设备运行效率高,安全性能好,重量轻,体积小,一体化程度高的特点。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曳引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参照图1,曳引机的组成包括电机1、变速箱2,电机1的输出轴11与变速箱2的输入轴21对接,变速箱的输出轴22为空心轴,空套在输入轴21上,曳引轮3固定在空心轴22上,且轴线与电机1轴线重叠,曳引轮3的位置在电机1与变速箱2之间,使体积更小,也利于牵引时自身重量的平衡,降低安装时的难度;曳引轮3上至少设有两道以上的绳槽31,本图例中为四道绳槽,对一般场合已足够了。做为配套在曳引机或卷扬机上使用的电机,自身已带有制动装置,属高速制动,在电机断轴情形下,无法避免事故发生,本实用新型在曳引轮3上设有双带式制动器4,实现慢速制动,配合电机自身的高速制动,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制动性能。双带式制动器4包括制动带41、摇杆42、动力杆46和电磁铁47等部件。
参照图2,双带式制动器4由制动带41、与制动带41相连且端部定位在支架40上的摇杆42、摇杆42间的调整杆43及套设在其上的制动弹簧44、一端铰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定位在摇杆42上的连杆45、以及端部与连杆45铰接在一起,另一端插入电磁铁47内的动力杆46和电磁铁47组成。制动带41包设在曳引轮3的外沿。制动带41在制动弹簧44的作用下属常闭状态,只有起动电机并连动电磁线圈电源后,制动带才松开曳引轮,这样即吏出现突然断电,也不影响制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区起重机械厂,未经泉州市区起重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6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