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桥梁伸缩缝无效
申请号: | 98226888.2 | 申请日: | 199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3296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和;刘其伟;冯明敏;叶见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上元工程机械维修中心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桥梁 伸缩缝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桥梁构造物附件,主要用于中、小型桥梁需要设置伸缩缝的部位。
目前,在国内桥梁施工中,一般都采用铁皮式、橡胶板式、梳形齿板或填料式的伸缩缝,不仅寿命低,而且与构造物间的平整度控制与断面形状的一致性方面存有不足,给桥梁的行车舒适性、维护和防水带来不便。在国外,如德国和美国,有一种以特种异型钢为梁体,配以专用鸟状或风琴状胶条为密封件的整体式伸缩缝,近年来国内亦有不少厂家引进这种生产技术。但这种装置选材面较窄,成本较高,且不便运输与调整或分段维修,防腐效果差,尤其受型材的尺寸影响,对浅槽锚固很难实现,使其对中、小桥梁及老桥改造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梁体型材的造型改进,提供一种使普通的型材与常用的止水胶带以恰当形式组合,实现低成本,高效能地满足不同桥面断面形状与宽度条件下伸缩缝需要的组合式桥梁伸缩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组合式桥梁伸缩缝,它包括有两根梁体及其锚板和锚环,两梁体之间设有止水密封胶条,其特征在于梁体为纵向开口的管体,即其截面为“C”型,止水密封胶条的两端凸块分别位于两梁体的纵向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在梁体取材上具有普及性,且重量轻,强度大,刚度条件好,成本低廉,缓解了特殊型材供不应求与成本高的不良状况;而且缝体上部的圆弧状,便于路面遗留杂物的自洁和清理;经加工的网状表面可增强与混凝土的结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一是制造技术简单,无需特殊工艺措施,便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一般加工厂条件均可满足生产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二是可实现分段制造、分段维护、方便运输、安装和实现结构件对彻底防腐的要求,延长了使用寿命,易于普通操作者掌握。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部位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部位的B-B断面图。
如图1~4,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根梁体1及其锚板3和锚环4,两梁体1之间设有止水密封胶条2,所述梁体1为纵向开口的管体,即其截面为“C”型,该管体外表面最好为滚花结构,以便增加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止水密封胶条2的两端凸块分别位于两梁体1的纵向开口内。两梁体1的纵向开口最好相对斜向朝下方,这样止水密封胶条2连接至两梁体1之间后,防水效果最佳。两梁体1的纵向开口一端内壁均可设有接套6,该接套6的形状及其纵向开口的方向与梁体1相一致,以便安装止水密封胶条2,且接套6的内段位于梁体1内,其外段位于梁体1外,以便于相邻梁体1的对应端插配连接。本实用新型接缝的长度通常为两米,在两梁体1最外端位置两端锚板3表面上设有定位销7,以便相邻梁体1的锚板3对接,这样可使锚板3定位准确,不会错位。
本实用新型根据一般加工与运输条件设置标准节(如2m)和非标准节〔(设计总长-2n)/2m〕。梁体1的一端焊有接套6,然后滚花并统一加工开口。锚板3先加工好联结孔后,与锚环4焊成一体,依设计需要的密度和交角将锚板3与梁体1组焊,把组焊后的部件集中进行热镀防腐处理。
按照设计需要的非标准节比照上述方法加工,仅梁体1长度与锚板3的密度有所不同。
本实用新型出厂前按设计需要进行组合包装,并配好给定长度的止水密封胶条2。在工地现场用定位销7将相邻标准节梁体1拼对,用螺栓副5将其对接,从梁体1一端插入止水密封胶条2,牵引胶条2贯通整个长度,两端预留非标准长度,在两端类似上法加装非标准节。
将装置成一体的伸缩缝,按工地现场温度调好开口间隙,落入桥梁的结构槽中,找准标高和对称轴线,使锚环4与桥面预埋钢筋施焊联结定位,按施工规范做好其它工作,浇入相应的混凝土,并进行适当养生,直至达到规定强度或加铺面层沥青后开放交通。
组合实施例:设计缝长12.3m,标准节长2m,非标准节长(12.3-2×6)×1/2=0.15m,成品应分为2m标准节12节,0.15m非标准节4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上元工程机械维修中心,未经江苏上元工程机械维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6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