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蒸汽加热孵化机无效
申请号: | 98227518.8 | 申请日: | 199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543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22 |
发明(设计)人: | 胡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传明 |
主分类号: | A01K41/02 | 分类号: | A01K4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2142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蒸汽 加热 孵化 | ||
本实用新型讨论的是一种孵化设备,特别是一种以蒸汽为加温热源,对禽蛋孵化温度、湿度进行全自动控制的孵化设备,属家禽孵化类。
现有的孵化设备大多数都采用电加热升温孵化的结构,这种孵化结构不但由于电力成本高、导致孵化成本高,而且控温控湿电路复杂,出了故障一时不易解决,严重时会影响出壳率。另外大中型的电孵化设备孵化雏鸡时难以与母鸡孵化雏鸡所处的环境相提并论,小鸡出壳后能否成活,也会影响到孵化率的高低。因而,人们希望有一种孵化能源成本低、控制线路简单可靠、方便操作、箱内温度湿度近似母鸡孵化效果、孵化率高的全自动的孵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用蒸汽作为热源,加热控制线路简单可靠、箱内温度可自动调节并自动均温、均湿、自动翻转蛋架、超温时能自动报警的全自动蒸汽加热孵化机。
本实用新型孵化机(例如对于八角式孵化机)是这样来实现的:从锅炉房来的蒸汽经设置在孵化机箱体外部的电动或手动蒸汽调节阀送入安置在孵化机箱两侧内壁成弓型排列的蒸汽管道内,管道为闭环。孵化机的箱体内还置有蛋架、箱体两侧还有均温电扇、箱体底部设有加湿槽及加湿轮、闭环管道的排水阀亦置此槽中,加湿槽上部还有溢流孔通出箱外、箱体的下角和对应的顶部上角还开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几个感温元件安装在箱顶上、一个自动翻蛋电路,它由一个电机、二个控制蛋架翻转的限位开关及时间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等组成,该电路自动实现定时翻转蛋架的任务;一个均温装置,它由一个电机、风叶和电机控制电路组成,当箱内空气需要均温时,只要启动均风电机开关,电机即可通过传动皮带带动风叶旋转达到均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由:安装在机顶的热敏元件A1串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回路,继电器J1串接在BG1的集电极回路,J1的常开触点J1-1串接在蒸汽电动阀的电源回中,作加温控制;安装在机顶的A2串接在BG2的基极回路,J2串联在BG2的集电极回路,J2的J2-1串接在排风电扇的电源回路中,作排风降温用;安装在机顶的A3串接在BG3的基极回路,J3串接在BG3的集电极回路,J3-1串接在电铃和红灯串接的电源电路中,作高温报警用;安装在机顶的测湿元件A4串接在BG4的基极回路,J4串接在BG4的集电极回路,J4-1串接在加湿电机的电源回路中,作加湿用。本实用新型的测湿元件是采用在电接点水银温度计的感温探头包扎湿布而成,其热敏元件可采用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当遇有仃电时,可用操作手动蒸汽阀门来进行孵化工作。
本实用新型可以独立制作亦可对原电孵化机的结构进行改装,采用蒸汽供热后不但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在仿母鸡孵化环境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保证了雏鸡孵化成活率,在温度自动控制方面采用简单,各自独立控制的线路,实现了安全可靠的全自动调节的目的。遇有突发仃电可立即手动操作,减少损失。
图1:本实用新型孵化机结构示意图。1,蒸汽电动调节阀;2,蒸汽手动阀;3,排风电扇;4,热敏元件;5,蒸汽加热管;6,蛋架;7,均温电扇;8,进风口;9,加湿槽;10,排水阀;11,加湿轮。
图2:本实用新型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线路图。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来设计孵化箱的大小并决定蒸汽阀门尺寸、加热管道的直径然后按常规安装蛋架,均温电扇,制作加湿槽,并按要求连接好翻蛋电路、均温电路的控制线路。加热及控温,控湿电路按图2要求接线即可:其中A1、A2、A3为热敏元件,选用电接点水银温度计;A4为在电接点水银温度计的感温头包扎湿布改装的湿度,计它们置于箱体的顶部;BG1,BG2,BG3,BG4为三极管,采用3DG6硅管,D1-4为发光二极管,它们与指示灯、报警器同置于控制合内;J1、J2、J3、J4为中间继电器,J1-1、J2-1、J3-1、J4-1为它们的触点,选用JQX-4F型,M1为排风扇电机,M2为加湿轮电机,JZ为电动阀线圈,电动蒸汽阀选用ZQDF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传明,未经胡传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7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