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盖厕器无效
申请号: | 98228334.2 | 申请日: | 199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427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发明(设计)人: | 邹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永平 |
主分类号: | A47K13/30 | 分类号: | A47K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盖厕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厕所防臭装置,特别是自动盖厕器。现有的厕所便池坑多数是地坑式,而地坑很不便于加盖,难免臭气外溢,一旦停水,无法冲洗时,更是臭气难闻。有人用较大物体来盖厕坑,但每次搬来搬去都用手,一是觉得脏;二是觉得麻烦;三是物体搬动后放在坑边,觉得碍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厕坑臭气外溢、并且收盖封盖都不用手的方便的自动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盖厕器主要由前后盖板、转轴、壳体、传动件(主齿轮、副齿轮、反转卡、上、下推卡)和踏板组成。前后盖板用铰链连接,后盖板上连有盖臂,盖臂与主齿轮相连并同轴。主齿轮由踏杆带动的相关件再带动的副齿轮控制转动。踏下踏板,则主齿轮被带动转动,前后盖板即向上收起重叠,立在厕坑后边靠近墙位置。便后,冲洗完毕,再次踏下踏板,前后盖板就向下转动,盖住厕坑,平直美观。踏板可设置在人进厕所到厕坑边的必经脚步位置,解便者进厕自然踏下踏板,前后盖板自动收起;便后离去又必经踏板那一脚步,再次踏下踏板,则厕盖又自动盖住厕坑。
本发明优点在于:1.厕盖为二块组成,可以转动重叠,收起后立于坑后墙旁高度小。2.脚踏自动收盖、封盖、不用手,清洁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本盖厕器由转轴1、盖臂2、反转卡轴3、滑轮4、主齿轮5、挂绳卡6、副齿轮7、前盖板8、张卡轴9、铰链10、张卡11、后盖板12、拉绳13、副齿轮轴14、副板15、壳体16、挂钉17、回拉簧18、踏杆轴19、踏杆20、踏板21、反转卡22、反转柱23、正转柱24、上推卡25、顺柱26、前导卡27、反柱28、支板29、后导卡30、下推卡31、推卡座板32、推卡轴33、内轴板34、轴钉35组成。图1是盖板收起后状态。图2是盖板正在下放或收起中内部各零件相互作用图(为便于观察,取掉了壳体上面对纸面那一块,以下称端板)。图3是盖板平直盖在厕坑上状态。图4中,A是上推卡25与前导卡、后导卡配合动作而改变离合方位图,B是下推卡与反转卡接合与离开情况。
踏板21与踏杆20连一体。回位簧18一端挂在踏杆上,一端挂在挂钉17上。挂钉固定在端板上。前盖板8和后盖板12用塑料制成,用铰链10连在一起。铰链用不锈钢制成,或由前、后塑料盖板相配合注塑成形。盖臂2一端与后盖板连为一体,一端套在转轴1上,可以转动,左、右各一件。转轴1固定在壳体16上。张卡轴9两端固定在后盖板上。张卡11穿过后盖板可以绕张卡轴9转动。拉绳13一端固定在张卡11上,绕过滑轮4,另一端固定在挂绳卡6上。挂绳卡6固定在壳体端板上,不影响齿轮转动。滑轮4固定在盖臂上,其与转轴中心的距离以图3中盖板盖下时拉绳拉直为准。主齿轮5和副齿轮7是配对的扇形齿轮。主齿轮与盖臂固定为一体并同轴。副齿轮轴14固定在内轴板34上。内轴板与壳体成一体。副板15与副齿轮连为一体,可以绕副齿轮轴转动。反转柱23、正转柱24、反柱28、顺柱26都固定在副齿轮及副板上。反转卡轴3固定在壳体端板上。反转卡22的一个卡头与反转柱23相配合动作,另一个卡头与下推卡31相配合动作。都可以绕反转卡轴转动。上推卡25一侧与正转柱24相配合动作,另一侧的形状是如图4A所示的双斜面。上推卡和下推卡由环形板连成一体,该环形板中央固连有推卡轴33。推卡座板32与踏杆轴19固为一体,主要起导向作用。推卡轴33穿过推卡座板和踏杆轴,可以转动并带动上、下推卡同时转动。踏杆轴19穿过壳体端板,外面一端与踏杆相连,以壳体端板为支撑。支板29固定在壳体端板上(参看图2、图4),前导卡27和后导卡30都被轴钉35固定在支板29上,可以转动。后导卡30一个卡头与前导卡尾部相应的叉形部位相配合动作,另一个卡头能被顺柱26、反柱28正、反推动。前导卡前部是与上推卡一样的双斜面。副齿轮及副板每正、反转一次,都经过顺柱、反柱分别带动后导卡摆动一次,从而后导卡使前导卡也摆动一次,使前导卡双斜面尖头分别指向左边或右边。踏板踏杆与副齿轮的接合、传动与换向,是通过上、下推卡来完成的。上推卡与正转柱的接合和下推卡与反转卡的接合是不能同时发生的,如图2中,当上推卡推正转柱带动副齿轮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则下推卡与反转卡在垂直于纸面方向是离开的。由于推卡轴可以转动,若下推卡与反转卡接合,则上推卡与正转柱在垂直于纸面方向是离开的。上推卡每反时针方向转动一次后,都在踏杆回位簧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回位,回位将结束时与前导卡斜面碰撞一次。前导卡斜面是一次左,一次右,于是上推卡也被一次劈向右,一次劈向左。上推卡与正转柱接合面适当成斜面,下推卡与反转卡接合面也适当成斜面,以免外滑。正转柱,反转卡相应部位还有台阶,以免内滑,如图4。图4B中上图是下推卡与反转卡接合情况,下图是离开情况。副齿轮半径比主齿轮半径大,主齿轮转角一般超过90度,而副齿轮转角一般小于一半。盖臂与壳体之间,推卡轴端与踏杆之间适当加点胶皮,使盖臂和推卡轴在没受外力情况下不打滑空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永平,未经邹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2283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剪销可方便装卸的压力起爆器
- 下一篇:鼻腔通气式网状附药止血气囊